姜堰新闻
2025年04月26日
新闻详情-首页

网站首页 >   > 详情

跨越54年的嘱托,上海老兵历时7年姜堰“寻亲”

2021-06-20 08:44:31 姜堰新闻网

日前,上海嘉定77岁的老兵施德华历时7年找到姜堰籍牺牲战友姜士林的亲属,如愿为16万字的《烽火劲旅》补上了姜堰籍烈士姜士林的照片,完成了班长倪振华54年前的嘱托。

1964年,美国借“北部湾事件”出兵越南,战火迅速扩大到整个越南北方,威胁到我国边境的安全。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炮部队分批参加了援越抗美。1967年1月,施德华、姜士林所在营编入中国后勤部队32支队64中队,奔赴援越抗美的前线,驻扎于越南河北省布下地区,负责保卫工厂、铁道、公路、桥梁、码头、火车站等重要设施。

部队进驻不到一周,就迎来了首次空战。许多战士写下了遗言、立下了血书。老班长倪振华嘱托身边的战友:“这是与敌人进行的一场殊死搏斗,随时都会有牺牲,大家要牢牢记住,活着的同志要在有生之年代牺牲的战友去看看他们的亲人。”之后,在一次对敌空战中,部队突遭敌机轰炸,班长倪振华因伤势过重牺牲了。

1967年8月4日下午6时08分,姜士林在克夫“钉子阵地”保卫克夫火车转运战对空作战中,遭美军战机投掷的气浪弹攻击,英勇牺牲。姜士林牺牲后被安葬在越南北江省安世县布下渡口。历次战斗中,施德华所在的中队先后有26名战士牺牲。

回国后,施德华继续在部队服役。1978年9月转业回沪,到嘉定县粮食局工作。

作为那场战争的幸存者,施德华无时无刻不在怀念曾经一起共同战斗的战友,也时常想起老班长生前的嘱托。

工作之余,他除了寻找慰问烈士家属,还收集和整理烈士的生前资料和照片,汇编成书,表达对烈士的缅怀之情。除了老班长在内的4位上海籍烈士,其他22位牺牲战友分布辽宁、河南、湖南、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等地,地域跨度大,路程远,寻找起来极其不易。他除了上门亲自拜访,还经常通过写信、电话,与昔日战友、当地民政部门、烈士陵园等多方联系。

2014年4月,施德华开始寻找姜士林烈士的亲属。2015年,指导员张耀宗寄来了姜士林的简历。施德华如获至宝,带着材料准备前往姜堰,无奈身体突发疾病,先后做了两次手术,耽搁了时间。病床上的施德华通过114联系了姜堰民政、史志档案办等部门。今年春,施德华身体稍有好转,几经周折来到姜堰淤溪镇吉庄村,如愿见到了姜士林的亲属,完善了烈士的资料,但缺少一张照片。“其他烈士都配有生前照片,姜士林的事迹材料也必须配,否则《烽火劲旅》一书就美中不足了。”

△施德华(左)感谢姜堰区革命烈士陵园工作人员周国祥(右)查找姜士林烈士档案

亲属们回忆说,姜士林原来有张照片,牺牲后,老家按地方风俗,把照片化为灰烬。施德华又来到姜堰烈士陵园,发现姜士林烈士的档案资料里也没有照片。施德华带着遗憾回到上海。

5月上旬一个偶然机会,他路过一家画室,画师聚精会神作画,画面形象逼真,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经过多次拜访和真情沟通,画师深受感动。5月下旬,施德华带着画师来到了淤溪吉庄村,除了询问亲属,还找来了姜士林的发小,历经多次修改,终于画出了姜士林当兵入伍时的照片,知情人个个惊呼“太像了!”

姜士林牺牲的证明书及补上的画像。

施德华向姜堰烈士陵园赠送了姜士林的画像,同时补上了《烽火劲旅》中姜士林烈士的照片。至此,由施德华主编并自费出版的《烽火劲旅》画上圆满句号,全书分30多个章节,再现了64中队777位官兵在援越抗美中的真实故事以及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留下了珍贵的红色资料。

249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