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市姜堰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更佳
“每天把孩子送到学校后,我就过来打理店铺,销售饮料、零食和自家地里种的蔬菜,不需要外出打工就把钱挣了,家也照顾到了。”日前,泰州市姜堰区三水街道小杨社区居民秦女士向记者讲述乡村发展给她生活带来的改变,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小杨社区紧邻国家5A级溱湖旅游度假区。近年来,小杨社区不断释放“党建+”效应,打造“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实景空间、示范阵地,使得昔日传统农业村庄变成远近闻名的休闲观光乐园。
“党建+家庭农场”开辟强村富民新路径
走进小杨社区,整齐连片的家庭农场、小桥流水的江南风韵、风吹麦浪的大田风光让人流连忘返。上世纪80年代,小杨社区开始推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探索村集体对抛荒土地整体流转承包,成立集体农场。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后,小杨社区紧抓改革机遇,开展土地流转,率先实现土地确权登记、土地流转经营、土地规模经营家庭农场化、家庭农场主本土化“四个100%”,现已培育家庭农场18个,场年均收益近12万元,村民年增收近3000元。永发种植家庭农场农场主王阿凤告诉记者:“以前没有收割机,只种植了100多亩水稻和小麦,实现机械化作业后,种植面积1360亩,年收入30多万元,日子越过越好。”

“党建+产业发展”擦亮乡村振兴新底色
小杨社区依托丰富的水域资源成立溱湖蟹村,形成以簖蟹养殖、销售、加工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建立并形成稳定的蟹村销售市场,规模经营店铺122间,吸纳300多名能人参加创业经营团队,年销售额3亿元;同时针对农村人口外流、闲置空关房多等情况,2018年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流转闲置房屋11间,以年租金的15%作为分红,打造小杨人家民宿园,加快村企共建,做强做大“小杨人家”“溱湖蟹村”两个招牌。小杨人家项目负责人沈小军说:“小杨人家民宿入住率周末可达80%,节假日更是一房难求。看着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外打工的部分村民也开始返乡创业。”
“党建+农旅融合”探索乡村旅游新模式
小杨社区以党委为核心,成立由溱湖绿洲和小杨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共同占股的“小杨人家运营管理合伙企业”,与小杨人家民俗文化发展(泰州)有限公司实行“村企共建”,打造集研学体验、科普教育、食用菌销售、状元菇宴为一体的“菇菇”部落主题体验科普园区。记者在数智菌菇舱旁见到了正在打包菌菇的“菇菇”部落负责人顾晓燕。她说:“智慧舱自动控制温度、湿度,仿照的自然光有助于菌菇生长。过去野生的菌有季节限定,有了这个舱之后,想吃什么菌就吃什么菌,生长期45天且价格实惠。”以田园牧歌催生“美丽经济”,小杨社区举办乡村旅游节,推进农旅深度融合,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73.88万元、村民年增收0.6万元。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小杨社区获得首批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省特色田园乡村、省水美乡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称号。小杨社区党委书记王政表示,将继续围绕家庭农场和乡村旅游做足文章,努力交出一份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高分答卷。(吴楚鹤 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