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9月17日
新闻详情-首页

泰州姜堰:共建促共富 鼓足“三口袋”

2023-08-04 10:09:38 姜堰新闻网

炎炎夏日,走马溱湖大道,碧水清波、虾蟹欢唱,研学弄潮、童声嘹亮……面积3.91平方公里的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镇冯庄村生机勃发。

近年来,冯庄村立足“圩田渔耕”空间肌理,在共富路上贴地而行、应时而动,小渔村上演新的“变形计”。

“簖邂冯庄”,托起水上“金饭碗”。

这些天,冯庄村党总支书记吴亚东漫步现代渔业产业园,每每看到孩子们体验“渔乐”就生发感慨:“现在有人来玩都能挣钱,几年前,这里捧着金饭碗受穷。”

2019年,村里有几名村民向吴亚东倒苦水,自家蟹塘地势低、路道窄,流转租金只有300元,别人家的有近千元。吴亚东分析,靠一亩几百元租金很短视,必须大力发展生态渔业养殖,变“散而多”为“大而精”,随后,村里牵头成立“簖邂冯庄农业旅游有限公司”,实施“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簖邂冯庄农业旅游有限公司+种养大户”的发展模式。

很快,在村两委推动下,全村100多名水产养殖户积极响应,以资产、资金、技术等方式入股,村里邀请农牧院专家,设计了占地3000亩的现代渔业产业园,蟹塘提档升级了,土地流转租金统一上调至每亩1800元。与此同时,配套建成了“溱湖簖蟹批发市场”,组建“里下河农副产品产业化联合体”,本村村民、周边商户纷纷入驻,现在每年销售额达到6000万元。

此外,冯庄村在“村社共建”的基础上,携手区供销合作总社开展三社联动,成立农产品展销联盟,每年新增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0万元左右。

“村企共建”,踏上共富新赛道。

眼下,溱湖大道西侧原慧园农庄内,工人们正在抓紧施工整修,“群源研学实践旅游基地”项目负责人钱靓表示,先期投入200万元改造的基地,将于8月上旬试营业,这是冯庄村开展“村企共建”的成功范例之一。

吴亚东介绍,溱湖大道穿越冯庄村3.8公里,2019年,沿线12家餐饮农庄因专项整治停业停产,近千亩土地及设施设备闲置,影响了土地发包收入,成为村级管理的风险隐患。

今年,冯庄村及早谋划、因企施策盘活闲置资产。利用项目资金将园区龙虾馆改建成渔事文化展示中心,建成了渔业产业园研学基地,新增“趣味钓虾”“观蟹日志”两个互动项目,目前已接待游客3000多人,年保底收益10万元。

村里招引新合伙人加盟,村集体以35亩土地入股,原经营者以资产入股,新合伙人以资金入股,盘活了原风云农庄闲置土地和资产,共同建设“祥泰家庭共同成长基地”。重新改造的基地,已于7月初开园经营,带动了10多名村民就业。

即将运营的“群源研学实践旅游基地”,也是盘活了原慧园农庄67亩闲置土地和资产,同样以“村、原经营者、新合伙人”三方共建、改造提升,新基地专题承接研学活动,包括校外实践、夏(冬)令营、亲子活动和企业团建、户外拓展等。预计,每年村集体收益15万元左右。

“三业融合”,鼓了增收“三口袋”。

日前,投资400多万元的冯庄村体育健身和滨水长廊项目动工,项目总长约5公里,其中田园体育健身步道3.8公里、滨河长廊1.2公里。此项目将进一步优化溱湖大道沿线乡村旅游节点,扮靓溱潼镇“南大门”。

冯庄村除了主打一产渔业外,致力构建一二三产融合产业链,各个产业相互渗透融合,农业生产、产业服务、休闲娱乐、农副产品、农耕活动等有机结合。村民霍桂华以前靠传统种植,一年收入只有4万元,如今加入村里农业旅游公司销售簖蟹,自家土地流转出去,一年收入增长到10万元。“现在日子好,地生钱水生金,咱们越干越开心!”霍桂华笑眯眯地说。

小渔村共建共富,促进了农旅融合、三业发展,鼓起了村集体、种养大户(企业)、村民的“三个口袋”。2022年,冯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39.3万元,比上年翻了一番,预计今年突破150万元;种养大户由外地人承包了冯庄整个市场扭转为冯庄人占据了半边天;2022年,农民纯收入达到3.9万元,同比增长44.4%。冯庄渔业产业园成功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园区(基地)目录,每年直接带动村集体收益40多万元。冯庄村先后获得了省文明村、省特色田园乡村、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省传统村落四个省级荣誉。

(王宝华)

泰州市姜堰区融媒体中心

117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