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市姜堰区:推进“增收工程”让幸福来“敲门”
今年前三季度,泰州市姜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496.5元,同比增长8.0%。
今年以来,姜堰区高度重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狠抓薄弱环节,压实主体责任,持续精准发力,取得良好成效。
制定扶持政策,大力支持乡村产业。姜堰区出台《党建引领“两社”联动工作实施意见》《推动“党建引领 富民强村”十五条》等政策文件,鼓励村干部和各类经营主体发展乡村产业。2022年度首批实施的28个“两社”联动区级项目投资额7150万元,直接新增村集体经营性收入887万元,带动就业800多名,人均增加工资性收入1万多元。

开展医疗互助,扎实夯牢民生基础。姜堰区深入推进省政府民生实事工程,通过“群众互助、社会赞助”模式,对参加互助的住院群众按病种公平补助,精准有效防范全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在去年4个试点镇街成功推行的基础上,该区今年在泰州范围内率先全域推广公益医疗互助工作。截至目前,姜堰区已缴费人数达到31.82万名,试点村参与率达100%,农户缴费人数占比为62.6%,已报销10752人次1410.31万元。
培优经营主体,全面提升主体质量。姜堰区完善家庭农场名录,将符合条件的规模农业经营户纳入名录管理,实行应录尽录、动态管理,农场总数稳定在1500家左右。创新家庭农场综合评价和农场主养老保险补贴机制,全区36名农场主获得养老保险补助资金14.9万元,保障农业经营主体利益,提高农业经营主体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使家庭农场土地续租率提高到29.3%。

深化政银联动,充分发挥金融作用。姜堰区农业农村局持续深化“泰惠农·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政银保企对接活动,动态建立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录,报送名录信息2181条,确保农业经营主体有效获得“苏农贷”普惠金融支持;会同邮政公司组织农业经营主体参加优质农产品进机关活动,联合区金融监管局、区商务局等单位与农行、姜堰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制定《姜堰农户小额普惠信用贷款实施细则》,简化贷款流程,解决了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需求。(姜农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