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9月17日
新闻详情-首页

泰州市姜堰区:守好“粮芯” 集体农场蹚出村级增收新路径

2023-11-20 10:35:47 姜堰新闻网

金色稻穗随风起舞、喜迎丰收。在泰州市姜堰区娄庄镇朱翟村集体农场的田间地头,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稳林高兴地告诉记者,从2022年开始,朱翟村所有的稻谷晾晒、烘干好后,全部送往泰州市红旗农场,不仅免去市场销售的烦恼,而且结算价格高于市场价的10%,大大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订单农业成为朱翟村增收致富的好路径。谁能想到,如今的朱翟村是由娄庄镇曾经的3个经济薄弱村合并而成。合并初期,面对融合不够、产业基础差等难题,合并村要找到好的致富路子并不轻松。“经济是村集体发展的第一要务,没有好的产业,我们就要找到优质、适合我们村发展的好产业。”王稳林眼神坚定地回忆说,1997年由于粮食价格低,有劳动力的村民大多从事二、三产业,出现了很多村民将土地抛荒的情况。于是,村“两委”在征得大家同意后,按增人增地、减人减地的办法,实行托管种植,村民自种每人0.65亩口粮田,其余田地均由村集体统一经营。

交谈中,记者跟随王稳林的步伐到村集体成立的泰州市富安种植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由5个农场集体经营土地1160亩,从播种、施肥、除虫、收货到晾晒、烘干、运输至泰州市红旗农场,每个环节均有专人把控负责,确保万无一失。

“我们实行的是订单农业,所产小麦和水稻作为种子,分别销售给姜丰种业有限公司和泰州市红旗农场,村民每人每年可以分红750元/亩,富安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后令村集体增收40万元左右。”王稳林说,今年合作社预计收获近75万公斤稻子,又是一个好年景。

合作社良好运行不断鼓起村民“钱袋子”。今年65周岁的村民徐玉才是合作社的长工,在这里工作已有6个年头。谈起村集体农场,老徐竖起大拇指:“我们的农田统一交由村集体经营,免去了很多后顾之忧。我现在在家门口上班,看家、赚钱两不误,年底还有分红,这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盼头了。”

集体经济取之于民,自然用之于民。“看,这是我们村今年刚修的路,这两侧是刚换的路灯,这些全部由村集体统一出资。”王稳林自豪地向记者展示朱翟村的变化。循着王稳林的指尖,记者看到朱翟村这幅产业旺、百姓富、乡村美的新画卷正徐徐铺展开来……(黄文婧 丁微)

119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