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9月10日
新闻详情-首页

泰州姜堰:“90后班组”的共富笔记 青春接力跑出集体增收加速度

2025-08-26 10:15:04 姜堰新闻网

投资500万元建设的标准厂房,8月24日封顶;12亩“试验田”里长出的火龙果,红得透心甜蜜,田头直播点亮增收路……一个又一个集体增收新模式呈现在泰州市姜堰区白米镇曹新村村民面前。

“组织上把我们拧在这里,就要以拼的劲儿、干的勇气接过接力棒,打开增收窗口,跑赢集体增收新途径,今年底增收20万元那是妥妥的。”曹新村90后党总支书记曹丽心里有底。

曹新村有8名村干部,其中7名是90后。在这个“班组”中,年龄最小的还不满而立之年,是白米镇配备的最年轻的村级班子。上任两年来,他们使出浑身解数,打赢集体增收硬仗,被人们誉为村集体增收“90后班组”。

作为“90后班组”的“新”班长,曹丽一马当先。前年,曹新村集体收入突破百万大关。去年曹丽被组织推上“前台”,当起“90后班组”带头人。面对这批“清一色”90后“嫩头青”,她的思想压力甭提了,矛盾协调、问题化解、堵点攻克……村里大小事情离不开她,但她想得最多的还是村集体如何增收。

去年上任时,她家龙凤胎刚满5岁,正是整天追着喊“妈妈”的黏人年纪。可村级统筹资金的硬仗恰在年底打响,每天清晨6时踏着露水到村部,深夜9时才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家,成了那段时间曹丽的常态。

在建设标准厂房中,为了尽快让项目落地,曹丽和一班人跑上跑下完善规划,全身心“泡”在工程上,最难忘的是孩子们发烧住院的日子。白天,她四处奔走跑资金、核账目,晚上9时后赶紧扎进病房。等两个小家伙在病床上睡熟后,她就借着走廊的灯光铺开材料,在陪护椅上继续核对工程支出、统筹资金安排。病历本旁压着未完成的报表,孩子的呼吸声伴着键盘敲击声,成了那段日子曹丽最特殊的背景音。

“在村里工作10多年,自己虽然没有什么天赋,但日复一日的努力,换来的是共富图景,值。”曹丽还说,这个项目,每年给村集体增收25万元,是最高的褒奖。

“头雁”振翅翱翔,群雁紧随其后。2019年,村里想方设法搞起“两社”联动项目“曹新火龙果园”,虽然面积不大只有12亩,但这个“90后班组”硬是把火龙果园弄得风生水起。曹新村19组村民钱金奎,人称“药罐子”,家庭困难,村里就安排他到果园上班,贴补家庭开支。“在这儿,每年也有万把块收入,心里乐滋滋的。”钱金奎面带微笑,和他一样生活困难的16名村民都成了园内的职业农民,收获妥妥的幸福。

然而在建园期间,这帮“嫩头青”可算吃了苦头,种田不是他们的拿手戏,从选种到种植再到管理,他们向书本请教、向农艺师问计,亩产超吨。

在田园管理中,村监委会的黄红民没少操心。母亲膝盖盘手术后恢复不佳,常年需要照料;父亲罹患食道癌,每月化疗的账单叠成厚厚的一摞,不仅掏空家底,更需要他寸步不离地陪护。在这样的生活重压下,他从未耽误过园内的事。直到父亲走的那晚,他还在田园劳作,一直加班到晚8时后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刚在床边和衣躺下没多久,就听见“咚”的一声,父亲从床上摔了下来。这一摔,成了永别,也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与憾。

自古忠孝难两全,曹新村这帮90后为了村集体增收“拼”了。产量上去了,销售怎么办?7名村干部轮番跑市场找销路,用年轻人最擅长的也是当下最热门的销售方式“田间直播”,让一茬又一茬火龙果销售一空。眼下第二批火龙果还没成熟,回头客就在网上预订,一外地商户一下预定500公斤……村干部徐惠告诉记者:“田头就是我们年轻人用武之地,守得云开见明月。出发,让曹新因我们更精彩。”

谈到未来,“班长”曹丽直言不讳:“将来把新鲜的火龙果放在冷库、反季节销售,这样,但凡喜欢食用的,一年四季都能吃上。”她还说,集体增收的路径多着哩,还有好多项目,天机不能泄露。她满有把握地挥手,今年村集体收入120万元不在话下。(段中富刘成娟谢杭俊

61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