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姜堰:马沟村有个领着干的“玉米班子”
在泰州市姜堰区白米镇马沟村,有支特别的“玉米班子”。他们带着“跟我学、跟我干”的闯劲,从田间采收、凌晨摆摊到直播带货,跑通全产业链;以轮作模式、有机肥种植等方式践行绿色理念。村干部带头种出好收益,更带动村民跟着学技术、闯市场,让玉米田长出增收希望。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白米镇马沟村“玉米班子”,了解他们的故事。

“哇,这根玉米好漂亮呀,胖嘟嘟的!”走进白米镇马沟村的玉米地,“玉米班子”的成员正忙着采收新鲜玉米。饱满的果穗沉甸甸地垂着,金黄的颗粒饱满透亮,村干部丁萍等人的喜悦也溢于言表。
从前,马沟村19个村民小组的百余户村民守着家前屋后的零散土地,种植模式单一,增收渠道狭窄。转机始于2021年,7名村干部瞅准特色种植的潜力,带头成立“玉米班子”,联合当时刚成立的金马生态园,在全村1836亩土地中规划出72亩示范田,试种玉米等农作物。白米镇马沟村党总支部书记曹小军表示,最初村民们心存疑虑,他们“玉米班子”便扎进田里,从选种、施肥到田间管理,全程采用绿色生态模式,只施有机肥,连除草都坚持人工。“我们现在种的是玉米,玉米收获以后,我们立即种秧草,全部施的有机肥,不打农药,确保产品品质。”曹小军说道。

颗粒饱满的果实、生态安全的品质,让“马沟玉米”渐渐有了名气。2021年首种便实现每亩2000元的收入,这让观望的村民动了心。“玉米班子”趁热打铁,推行毛豆与玉米轮作模式,既提高土地利用率,又稳定了收益。村民张生林是首批“跟风”的农户,他家的“一米菜园”里,玉米长势正旺。“今年玉米田的收成特别好,我也跟着咱村的村干部,在家搞起了蔬菜和玉米种植,收入相当不错!”张生林笑着说道,遇到病虫害,“玉米班子”的人随叫随到,手把手教他防治,比自家种还上心。
为了让好庄稼卖出好价钱,“玉米班子”拉起全产业链队伍。采收季,班子成员全员上阵,白天在玉米地抢收、分装打包,凌晨奔赴农贸市场摆摊,一有空便对着手机镜头直播带货。村干部丁萍记录着订单,她表示,通过与“白米生产队”电商合作,马沟玉米已走进周边城市的商超和社区。

如今的马沟村,零散地块成了连片的“希望田”,玉米、秧草迎风生长,绿色种植模式惠及百余户村民。村干部带头种的72亩示范田,不仅每亩带来2000元稳定收入,更播下了“跟我学、跟我干”的实干种子。村民们学着打理“一米菜园”,在自家院落里种上玉米、蔬菜,遇到难题总有村干部上门指导,小菜园种出了大效益。据估算,今年全村增收有望突破百万元,村集体收入节节攀升,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这四年多来,我们一步步探索实践,经验也日渐成熟。目前,合作社已带动十几名村民就业,每人每年能增收七八千元,大家都实实在在享受到了红利。”曹小军边忙着手头的活边说道。
从田间地头的忙碌身影,到直播间里的热情推介,白米镇“玉米班子”的村干部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实干带动乡亲,让“跟我学、跟我干”的口号化作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金色的玉米不仅结出了饱满的果实,更结出了村民的幸福生活与乡村的美好未来。

白米镇马沟村党总支部书记曹小军满怀信心地说:“接下来,我们打算扩大种植规模,继续带领村民共同参与种植经营,进一步打响金马合作社的生态农产品品牌。我们会邀请专家到田间地头指导,提升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同时,积极联动‘白米生产队’,推广马沟特色农产品。我们村干部会一如既往地带头实干,做出成效才能让老百姓信服跟随,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带头作用,做好示范引领。”(王苏闽 段中富 刘成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