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姜堰:跨村助农直播 共赋乡村振兴
清晨时分,泰州市姜堰区大鱼池农贸市场南侧的空地上,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活动正在进行,姜堰区白米镇碱场村村干部储俊杰和马沟村村干部刘成娟,面对手机镜头娴熟地掰开一根饱满的玉米,金黄的玉米粒在阳光下晶莹透亮。“家人们看,咱们白米的玉米生吃都甜,清晨5点采摘、6点开卖,不打农药只用农家有机肥!”储俊杰用地道的方言讲解着,刘成娟配合地剥开玉米,清脆的声响引得直播间弹幕刷屏:“在哪儿卖”“马上到现场买”……

这场看似即兴的直播,背后是两村党组织的精心筹划。作为白米镇培养的年轻村干部,两人曾多次参加白米镇党委政府组织的新媒体培训和直播比赛。“看到‘白米生产队’直播的成功案例,我们深受启发。”储俊杰介绍,碱场村有着甘蔗、玉米、大米、螃蟹等农家好物,而马沟村金马生态园72亩生态示范田的玉米正巧上市,品质优良但缺乏销售渠道。两人当即决定开创“线上直播+线下实操”模式,组建联合助农团队。
8月上旬起,两村干部白天工作,闲暇时间在田间地头拍摄抖音作品介绍家乡,为线下活动积攒人气。8月15日清晨,储俊杰和刘成娟在姜堰最大的农贸市场旁支起摊位,两部手机、几筐玉米,连接起田间与舌尖的距离。选择大鱼池市场作为首场联合直播地点,团队有着深入考量。这个承载几代姜堰人记忆的农贸市场刚完成智能化升级,日均客流量超5000人次。
活动当天,两村运送的百余斤玉米刚在市场西门卸货,就被早市顾客围住。“刷到直播特意过来的!”家住老庄社区的黄女士直接买了20斤。而同步开启的直播间里,主播实时展示市场电子秤称重,用可视化手段强化消费者信任。
“咱白米玉米:甜、糯、口感好!”摊位前,储俊杰举着玉米与网友互动,刘成娟则将手机镜头扫过喧闹的市场:顾客排队购买、村干部现场剥玉米……充满烟火气的画面引发网友纷纷刷屏“求代购”。
这场持续1小时的直播创下两村助农新纪录:线上引流线下购买,现场售出百余斤。种植户老张感慨:“以前赶集一天卖不完三筐,今天一小时空了六筐!”
助农直播作为乡村振兴的“新农活”,线下直播让农产品从“屏幕前”直抵“舌尖上”。“这场直播不是‘摆样子’,而是基层党组织引领精准助农的实践。”碱场村党支部书记刘勇说。下一步,两村将继续携手助农增收,齐步走向共富路。(储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