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9月10日
新闻详情-首页

泰州姜堰:从“厂中厂”到“幸福河”,精准治理提升民生福祉

2025-09-09 08:36:44 姜堰新闻网

秋日的泰州市姜堰区梁徐街道,基层治理的生动图景处处可见:“厂中厂”内,设备清运车穿梭不停,清空的厂房渐显敞亮;残疾人家里,政策讲解温和细致,贴心服务化解愁绪;校园里,工人师傅忙着打磨塑胶跑道,新桌椅在教室静待学子;葛港河畔,保洁船划过水面,打捞水草的动作让河水愈发清澈……连日来,梁徐街道以“巡诊家家到”行动为抓手,聚焦安全生产、政策宣传、教育资源整合、河道治理等民生关键领域,精准发力破解难题,让整改成效在现场可感可触,推动基层治理效能与民生福祉同步提升。

一家“厂中厂”的治理智慧

走进双登科工园“厂中厂”区域,曾经堆积再生资源的厂房已彻底清空,现场工人正合力将最后一批设备搬上货车。“以前这里货物堆得满当当,走路都得侧着身,现在清退完,整个厂区通透多了!”梁徐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和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洪志强站在厂房中央,指着空旷的场地介绍道。

为啃下这块“硬骨头”,街道前期多次与品悦环保、申通快递负责人面对面沟通,反复强调安全隐患风险,最终敲定8月25日为清退截止日期。“从设备拆除到物品清运,我们全程跟踪督促,确保不留一丝隐患。”洪志强说,考虑到企业发展需求,街道还主动帮双登集团牵线搭桥,8月底新引进的加工类企业已进场规划生产线,“安全要守牢,发展也不能停,这样才是真整改、实整改。”

蓝天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车间里,消防栓上贴着的“已通水”标识格外醒目,墙角的一键响铃装置闪着红色提示灯,时刻处于待命状态。“街道应急办给我们列了详细的隐患清单,哪项要整改、怎么改,写得明明白白。”企业负责人杨树军笑着说,“如今整改全部通过验收,消防设施正常运转,员工干活更安心,生产也更顺畅。”

万创精密的冶金车间内,一道近9米高的分隔墙成为安全屏障,下方4米是厚实的实体墙,筑牢基础;上方4.5米装着银灰色防爆隔离板,将中濒炉区域与相邻车检公司彻底隔开。“当初厂房分割出租时,我们就提出过分隔建议,可惜没被采纳。”洪志强回忆,这次“巡诊家家到”行动中,街道专门邀请省级专家现场勘查,出具专业整改意见,“现在按要求改完,两边作业互不干扰,风险彻底可控,安全更有保障了。”

一项惠民服务的温度测量

梁徐社区居民汤稳喜的家中,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桌上,惠残保政策宣传册平铺开来。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围坐在她身边,指着手册条款,用通俗的语言逐句讲解:“阿姨,您这次住院的医药费扣除医保报销后,剩下的部分能按比例申请补贴,算下来能拿到4000到5000元呢。”

汤稳喜坐在床边,手里紧紧攥着刚整理好的住院手续,眼眶微微泛红:“10年前我腿受伤那会儿,哪有这么好的政策!这次刚摔伤,街道的人就主动上门了,帮我捋手续、讲政策,还说要帮我代办申请,真是省了我太多麻烦。”

“政策不能只躺在手册里,得让老百姓真懂、真受益。”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副主任周云一边帮汤稳喜核对凭证,一边认真地说,“如今街道要求社区干部每季度定期入户走访,尤其对汤稳喜这样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不仅要上门讲政策,还要帮着代办手续。我们多跑几步路,群众就能少操几分心,这样政策才算落到了实处。”

此外,为让惠民政策触达更多群体,街道依托“梁小宣”视频号,开设“一分钟了解惠民政策”专栏,针对不同人群需求开展靶向解读,目前已完成4期内容拍摄。发布的尊老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解读视频,用方言搭配动画,把申请条件、申领流程讲得清晰易懂,深受群众欢迎。“我们将优化视频节奏,加快剩余内容发布,还要拓展医保、养老等政策解读,让更多人轻松懂政策、方便享福利。”负责视频制作的工作人员说。

一所学校的空间改造实验

梁徐小学的校园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操场上,压路机来回穿梭平整地面,工人师傅顶着秋日暖阳铺设塑胶跑道,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橡胶味;教学楼内,七、八、九年级的新桌椅整齐摆放在教室里,窗户擦得一尘不染,墙角的绿植生机勃勃,整个校园焕发新活力。

“以前梁徐初中和小学分开办学,不仅教育资源分散,管理上也有不少麻烦。”梁徐学校校长蒋华带着记者参观校园,指着三栋教学楼介绍,“现在我们重新规划,南楼是小学部,中楼是中学部,北楼是行政楼,资源能充分利用,管理效率也高了不少。以前一项工作要开两次会,现在一次就能解决。”

走到初中部的化学实验室,只见崭新的实验台、试剂瓶摆放得整整齐齐,各种实验器材一应俱全。“以前小学没条件开科学实验课,现在初中的物理、化学、生物老师过来了,能带着小学生做简单的科学实验,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提上来了。”蒋华笑着说,“两校合并后,心理健康、思政专职教师也配齐了,还能对拔尖人才进行长远规划,实现贯通培养,对学生、对学校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一条河的生态复兴方程式

葛港河畔,微风拂过水面,泛起粼粼波光。几名保洁人员乘着小船,手持网兜仔细打捞水面上的零星水草,河岸边的垃圾桶摆放得整整齐齐。曾经堆积的生活垃圾不见踪影,偶尔有小鱼游过,引得岸边散步的居民驻足观赏。

“之前天热的时候,水草长得特别快,还有人往河里扔垃圾,水都变浑了,路过都能闻到异味。”街道水利站副站长曹庆峄指着河岸边说,借助“巡诊家家到”行动,街道组织专门的保洁队伍,每天清理水草、清运垃圾,还安排人员定期巡查,引导居民爱护环境。“现在你看,水清亮了,两岸干净了,来河边散步的人也多了。”他指着远处的河长公示牌介绍,街道严格落实河长制,明确各级河长职责,定期开展河道巡查、水质监测,确保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我们要让葛港河一直保持水清岸绿的模样,成为老百姓身边的‘幸福河’,让大家享受实实在在的生态福利。”

从“厂中厂”的安全整治到残疾人家里的暖心服务,从校园的焕新升级到葛港河的水清岸绿,梁徐街道的“巡诊家家到”行动,用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将基层治理的温度传递到每个角落。据介绍,梁徐街道将继续聚焦群众需求,把“巡诊”做细、整改做实,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民生福祉更有质感、更有温度。(黄文婧 刘钰婷)

49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