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姜堰:协商议事案例|振兴社区:六尺小巷幸福邻 居民公约立新规
协商平台:振兴社区“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
召集人:天目山街道振兴社区党委书记钱后勤
协商议题:六尺小巷幸福邻 居民公约立新规
商前调研

振兴社区建于1982年,老宅小巷多、人口居住密、文明素养层次不齐,近年来因环境卫生、乱停乱放,违章违建等现象造成的邻里矛盾层出不穷,社区出面调解经常会出现“清官难断家务事”的尴尬局面。为着力解决小巷治理难题,振兴社区乡贤议事会组织相关成员走进六尺小巷,深入群众了解民之所需、民之所盼,为营造与邻为善、与邻为亲、与邻为乐的氛围,打造“六尺小巷·幸福邻里”社区服务品牌做好铺垫。经过广泛调研,形成了振兴社区《居民公约》初稿。
协商对象
召集人、挂联区政协委员、社区乡贤人士3人、党员代表3人、居民代表3人,社区“两委”工作人员4人。
组织协商
振兴社区组织开展“六尺小巷幸福邻 居民公约立新规”协商议事活动。
与会人员围绕《居民公约》初稿开展了深入、细致地讨论。“文明行为这一章,要增加家风建设的相关规定,以家风带民风促村风。”“关于六尺小巷品牌创建内容补充,要重点体现出‘六尺小巷 幸福邻里’的内容。”“要发挥居民公约的实质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切实可行,可以邀请社区文艺骨干多创作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快板、故事和小品,也可以通过制作抖音小视频、发布微信公众号宣传居民公约的内容。”……与会代表现场讨论热烈,金点子不断。

成果转化
协商议事会召开后,社区党委结合与会代表的意见建议,对《居民公约》初稿进行了完善,围绕居民生活需求的变化、社区重要事务、热点难点问题和重点工作要求,将环境整治、移风易俗、和睦邻里等内容纳入进去,条目增加到36条,形成了更加具体化、可操作的《居民公约》,并围绕如何广泛开展宣传、引导居民主动践行拿出了具体有效的工作方案。
一是多措并举创新宣传方式。充分考虑群众的接受习惯,利用多种载体宣传,让居民公约内化为群众的精神追求,外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将《居民公约》内容印制成小册页,一户一册发放到群众家中;通过手机微信等网络载体定期宣传《居民公约》;对严重违反规定的居民群众,以适当形式曝光,以此提升《居民公约》在社区治理中的约束作用。
二是推动制度落地落实。
1.“党员包户制度”保障《居民公约》落实。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带头执行,并包户包片宣传落实《居民公约》;
2.“模范典型”引领践行公约,通过评选遵守《居民公约》“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形成以崇尚文明为荣的良好氛围;
3.紧密结合综治维稳、脱贫攻坚等关系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工作推动《居民公约》落实,真正成为居民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4.制度执行要把握灵活性。对于居民长期形成的一时难以规范的行为,不能进行“一刀切”,要循序渐进,要通过不断地宣传教育,促进居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三是形成治理长效机制。
1.将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与履行《居民公约》结合起来,发挥其“管”的作用。
2.将培育优良的家教家风、协调化解家庭矛盾与履行《居民公约》结合起来,发挥其“引”的作用。
3.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遵守《居民公约》结合起来,发挥其“育”的作用。

《六尺小巷自治公约》
六尺小巷讲礼让,互帮互助齐守望;
人心相隔一堵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生活环境要敞亮,居民自治该提倡;
乱堆乱放隐患多,乱挂乱晒不应当。
打牌赌博是陋习,害人害己最窝囊;
封建迷信迷魂汤,头脑千万要清爽。
搬弄是非惹祸根,险恶用心常提防;
损人利己坏思想,染上没有好下场。
社会公德记心上,一个好汉三个帮;
见面相互问声好,人人脸上有阳光。
文明新风进家门,家庭美德来弘扬;
尊老爱幼好传统,福泽万家送吉祥。
红白喜事要算账,勤俭节约不铺张;
饮水思源不忘本,财如古井水流长。
六尺小巷建设好,居民集体多协商;
好人好事常表彰,年年岁岁树榜样。
向阳门第春常在,金银花开享安康;
一树引来百花香,一代更比一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