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读者社区
◆杨华中 水流或是在青翠挺拔的芦苇丛中穿行,或是在泛着细碎白花的菱盘间徜徉……随着汩汩的下篙起篙声,水面被裁开,绸带似的青荇在水中曼舞起来。稍远处,几只白鹭被惊动,从芦苇丛中飞起,啁啾啭鸣而去,再现了“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美好。 多么迷人的夏景!你朗
◆钱继红 提到“水韵姜城”的水故事,我不假思索地想到大寨河,她是姜堰东南片的一条小河,也许很多人并未听说过。我是喝大寨河水长大的,见证了她从无到有和曲折变美的过程。她记载了很多令人难忘的故事,并且常常勾起我对祖母的怀念,她是我心中的祖母河。
风采依旧夕阳红——区老干部大学课堂教学掠影 泰州市姜堰区老干部大学创办于1991年,是一所面向全区离退休老干部及社会老年人开放的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性老年大学。办学以来,学校不断满足老年朋友日益增
砥砺奋进四十载 文化姜堰谱新篇区文广新局党组书记、局长 朱为春 40年改革开放,40年砥砺奋进。姜堰文化建设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为改革发展助力,为中心工作鼓呼,
姜堰古称“三水”,又名“罗塘”。北宋年间,洪水泛滥,姜氏父子仗义疏财,率领民众筑堰抗洪,保护了一方百姓生命财产,古镇由此名为姜堰,至今流芳千年。 姜堰历史底蕴丰富。博物馆馆藏文物5200多件套,其中165件套为国家珍贵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天目山遗址。省
1999年被命名为“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市” 2003年男声表演唱《溱潼窑工号子》和小扬剧《卖菜》获江苏省第五届“五星工程奖”金奖 2010年男声独唱《我是头篙我来了》获江苏省第九届“五星工程奖”银奖 2012年图书馆“三水讲坛”获第十届“五星工程奖”服务项目奖 2014
1993年,文教分开,单独设立“泰县文化局” 2000年,图书馆大楼建成开放;2014年,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2015年,文化馆新馆搬迁文体中心对外开放;2018年2月,首家24小时城市共享书房建成开放 2004年,增挂“姜堰市新闻出版局”牌子 2006年,国务院公布天目山遗址为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