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三水文苑
◆戴永久 公社化期间,我家所在的张沐公社新河大队第一生产队有个仓库保管员,人称贾斯文,此公平日寡言少语,待人不冷不热,做事慢条斯理,一双深邃的双眼神鬼莫测。你别看他貌不惊人,可是凭着迎合奉承领导的手段,生产队领导更迭时每每都是“不倒翁”。 三年困难
丰年好大雪(摄影)纪爱卿
◆顾祥 菜园子是老爸永久的领地,他始终是菜园子里骄傲的皇帝,这里的每一样蔬菜都是他的臣民,在他的料理下个个乖乖地臣服,焕发出盎然生机,以此讨他欢喜。 儿时的菜园子不大,就在我家屋前,东西三间屋长,南北两间屋宽,老爸用一根根芦竹编成半人高的栅栏,把菜
◆杨爱东 傍晚时分,天空飘起雪花,像秋天飞舞的芦花,又像是无数的白蝴蝶,飘飘洒洒,纷纷扬扬。晨起开门雪满地,整个大地皑皑茫茫,像盖了偌大的洁白而厚厚的被子,静谧而安然的大地像睡着了似的。 望着地面的积雪,我的心情凝重起来:如不及时清理,骑车或步行的
◆孙展宏 姜堰古迹今何寻? 通扬河畔有神韵。 王公祠堂恒久远, 泰州学派励后昆。 东岳行宫漾皇泽, 万年戏台绎乾坤。 越王无奈让楚郡, 黄虬有幸占棋圣。 刘家桥巷乡音在, 徽茗旧居国饮醇。 商周江准第一城, 秦汉天目五铢存。
◆崔业祥 人们说,乡情总是令人难忘。是的,乡情是一支古老而深沉的歌谣,时时在我心中奏起爱的旋律。那弯弯的杨柳小道,那小河边的朵朵菜花,那淳厚善良的乡风民俗……故乡的一切都浓缩在我的歌声里。 也许是那呜呜的柳叶笛,也许是那呢喃的紫燕,不,是家乡那淡淡
◆张彦 一进腊月门,村里的老少妇孺就齐刷刷地忙碌起来,“洗衣拆被掸尘,舂粉磨面筛米,烀团划糕蒸馒头!”不管贫富,总得要准备点什么。巷头窜窜的一帮细小伙儿也安静了下来,因为他们秉承了一件大事——刻喜旗儿。 贴喜旗儿、对联儿是新年的标志,连喜旗儿都不贴
◆顾盛杉 1967年举国上下“破四旧”,过“革命化”春节。家家大门上不贴“招财进宝”和“福”字,改贴“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的春联。许多人家用红漆一刷,再用黄漆写字,通常是毛主席诗词“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爷爷,接球(摄影)宋威
共庆新年笑语哗——“家乡的年味儿”征文选登(一)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寒假期间,区小作家协会组织开展了“家乡的年味儿”征文活动。广大学生亲身体验春节传统活动并创作了文质兼美的作品,区小作家协会导师从中筛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