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两山”理念 书写绿色答卷
(记者 吴楚鹤 石玉 特约记者 丁明玥)昨日下午,“扛起改革担当 冲刺千亿姜堰”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专场举行,介绍我区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加快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进程的主要举措、亮点成效以及下一步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会上,姜堰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同志发布相关情况,区水利局、度假区、蒋垛镇、淤溪镇、俞垛镇有关负责同志回答记者现场提问。
近年来,我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变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生动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姜堰新画卷,2017年创成全国首批、苏中首家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2年创成全市首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深耕溱湖沃土,构筑生态发展新格局。我区在生态旅游、生态产业、生态规划方面,生动展现“绿水青山”巨大市场价值,创新构建“点、团、片”梯次发展模式,共同推动农旅融合向纵深发展,重点打造休闲旅居、乐游趣动、鹿鸣林野、四季风景四大板块,拟增设“南京中山植物园溱湖分园”,打造水生陆生植物及花卉、中草药植物园,营造网红打卡氛围。
升级环保设施,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我区致力技术改造倒逼产业转型,在全省率先开展铸造行业整治提升工作,注重环保升级促进生态赋能,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绿色实践由单点突破迈向系统推进,实现空间高效利用、资源价值叠加。
严守生态红线,拓宽价值转化新路径。我区严守生态空间约束,实现保护与发展精准平衡;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物种数量持续增长,生态家底愈发厚实;推进幸福河湖建设,高品质推进河湖治理;打造“两山”转化典型案例,成功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
优化服务效能,筑牢生态环境新防线。我区组建服务专队,全力指导企业提升污染防治管理水平;不断强化总量支撑,打破环境要素县域流动壁垒;创新项目联审,刷新建设项目环评排污审批新纪录。
“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区守住“绿水青山”,做活“金山银山”,探索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互促共赢的实践路径。“十五五”规划在即,我区将锚定“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发展目标,持续深化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区域绿色低碳转型迈入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新台阶。
据介绍,我区将构建高质量生态产业体系,打造全国知名生态文旅项目,让生态产品效益更高、品牌更响;推进高水平产业生态改造,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实现固废循环利用,助力建设“无废城市”,推动农业发展更加经济、更加绿色;拓宽多元化“两山”转化渠道,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更多绿色资源“活起来”“走出去”;筑牢现代化生态安全屏障,完善共建共治共享长效路径,牢牢守住全区生态安全底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