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读者社区
用智慧创新缓解患者疼痛,用细心耐心诠释医者大爱。由于在骨科临床工作中的创新贡献,他被评为“最美姜堰人”。他就是2022年度“最美姜堰人”——姜堰中医院骨伤科主任马林。近日在姜堰中医院骨伤科病房,记者看到马林正在指导病人康复训练。马林说:“病人是一个股骨颈骨折患者,跌伤后导致髋关节骨
日前,区委组织部发布2023年“两优一先”表彰名单,区教师发展中心高中教研部主任唐杰获评区“优秀共产党员”。加入中国共产党29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9年,唐杰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守教育初心,强化教育技能,努力提高教学本领,用行动佐证入党誓言,用成绩回报组织培养。在唐杰的办公室,映入记者
张甸镇有314名少数民族人士(其中少数民族女性267名、男性47名),来自土家族、壮族、苗族、满族等19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留守妇女全是婚嫁外来人口,由于人情风俗、语言文化等多元化差异给她们带来就业困难等问题。今年41岁的回族妇女黄明荣嫁到张甸镇10多年了。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困难家庭释疑解惑
10年来,她坚持深入田间地头做好植保技术服务指导,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为全区粮食丰产丰收出力流汗。她就是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植检站高级农艺师吴惠秋。日前,在三水街道大杨家庭农场,记者看到吴惠秋正在指导种植户配制药水,保证秧苗移栽后能快速适应生长。她介绍道,秧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一大早,区消防救援大队专职消防员钱存海就赶到移动采血车上献血。回忆起第一次献血,钱存海介绍说,第一次献血是2008年,他刚满18周岁。当时流动献血车开到王石医院,他就第一时间赶过去献血,想到自己的血液能为别人带去生的希望,心里十分自豪。到目前为止,他已献血27次
在张甸镇三彭村,有这样一户四姓家庭,二老分别姓单、姓李,“女儿”女婿分别姓卜、姓康,虽非嫡亲血统,但是生活和美、简单幸福。日前,这户人家的“女儿”卜锦兰入选区“精神文明建设新人新事”。2001年,经人介绍,家住高港区大泗镇曹于村的卜锦兰与张甸镇三彭村单军相识,两人互存好感,不久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老年人口增加很快,老年服务产业发展还比较滞后,要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而要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必须在“智慧助老”上下功夫,为老年人提供更多人性化、暖心窝的便
日前,泰州市姜堰区第二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新人新事评选结果出炉,溱潼镇向日葵公益站站长邱萍获此殊荣。今年高考前夕,邱萍联系糕点厂家定制了985条状元糕,免费赠送给参加中考、高考的考生,为他们加油鼓劲儿。“状元糕寓意着高中状元,数量‘985’自取全国顶尖层次的985高校之意,图一个好彩头,祝愿
提到大伦您会想到什么?近日,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答案几乎一致:大伦有羊肉。的确,近年来,大伦镇通过发展“羊产业”带动“羊经济”,“羊品牌”越叫越响。今年,大伦更是创意满满,向“羊文化”发起进军,6月10日,首届伏羊美食文化旅游节即将开幕。从福羊到伏羊,从产业到文化,大伦有着
民以食为天。食物,无法脱离脚下的土地,那些风物气息,过往的岁月与记忆,共同聚成一个名字,我们称之为故乡的味道。一方水土一方人,饮食文化和地域联系紧密,在城镇外表日益趋同的今天,唯有风味美食,将不同地域文化成长下的人区分开来。走进娄庄,这里跨过千年每一步亦不过一日三餐,翻阅娄庄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