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三水文苑
当空气中时不时地飘来肉香,当家家户户的窗台边和廊檐下挂满了香肠、咸肉和风鸡,嗅觉灵敏的小伙伴立马捕捉到令人振奋的信息:马上要过年了!孩提时代每个人都有过年的情结,过年是孩子一年当中最快乐的时光。“儿女灯前窃笑频”“稚子齐歌乐岁诗”,描写的就是孩子们过年的兴奋情状。寒假一放,无论成
上世纪80年代我开启了邮递生涯,无数次感知电报的体温:头发花白的儿子接到父亲病逝的消息跌坐在地上,青涩懵懂的学子拆开录取通知就朝巷口狂奔,营销人员拿着“货到速取”的加急单匆匆离去,待嫁的姑娘手捧“吉期已定”的纸条眼圈发红……在天各一方的人们中间摆渡的一组组数字,是邮电部门的背景音乐
暮色如墨,悄然浸染着小区的每一处角落。我与老伴刚吃完晚餐,正下楼散步。站在楼道口,远远望见一辆载满铝合金框架的电动三轮车缓缓驶来。待车子靠近,我认出是邻居翟师傅。楼道口的感应灯“啪”地亮起,照亮他略显疲惫却带着笑容的脸庞。我抬手打招呼:“这么晚才回来?”“嗯,今天事多收工晚。你们
沐元贞长我10多岁,他身材高大,国字脸,高鼻梁,细眼睛,见人一脸笑,一双大手蒲扇似的,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他忠诚老实,吃苦耐劳,容人让人,大人小孩都喜欢。沐元贞与我同辈,在家中排行老大,我习惯叫他大哥。1962年,我与唐春华在生产队负责护青。水稻开始成熟,为了防止有人夜里来抹穗,生产队派
溱潼河流众多,水路四通八达,辐射四方,以前人们出行主要依赖舟楫,客帮是首选的交通工具。溱潼的客帮有三种:长途客运的轮帮、篙撑橹摇的快帮、双桨划行的小帮。先说长途客运的轮帮。轮帮是指以机器为动力的客船。溱潼的轮帮客运范围南到泰州北到盐城。溱潼共有三家轮帮,分别是泰州帮、盐城帮、东台
每当别人夸我的手纤细修长时,我就会想起母亲那双手,那双骨节分明的手。母亲的双手拂过岁月,穿过烟火,将千般滋味调入人生,将悲欢离合紧握在手。母亲的手总是忙碌着。看电视的时候,她会找些花生边剥边看。和我聊天,她也是边洗衣服边说话。我的儿子出生后,母亲每天都给他洗澡。儿子的衣服,母亲用
溱湖湾人过去主要种田、捕鱼和制砖,如此传统就业三件套衍生了农民、渔民、砖瓦工三大工种。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引发了溱湖湾的职业升级换代,以现代养殖、旅游、研学为主体的新时代就业三件套催生出一系列新工种,并且带动更多的人走上致富路。蟹场涌现新渔民曾经的溱湖湾渔民逐渐不满足听天由命的打鱼生
林乡长是副乡长,已经去世20多年,作为曾经的同事和晚辈,他在我的脑海里总是挥之不去。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四十多岁的林乡长在乡里分管计划生育,那时国家号召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而且考核十分严厉。农村人重男轻女和传宗接代的思想严重,“超生游击队”防不胜防,乡村干部长年累月为抓“大肚子”奔
近日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在莫斯科红场高唱《歌唱祖国》的视频,我油然想起四十多年前的军旅岁月。20世纪70年代末,我与一百二十多名怀揣梦想的泰县籍男儿拿到了入伍通知书。紧接着舟车辗转了两天来到军营,新鲜劲儿过了之后就感到了诸多不适,最直接的就是战友之间的语言沟通,因为我们就像《战友
我的故乡在美丽的苏中平原,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民风淳朴。离开故乡多年,故乡一直住在我心中最温暖的地方。一、老屋老屋建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土坯墙、茅草顶,六十年代初我出生时翻建成砖瓦房,三间五架梁。父母先后离世,老屋变得空荡荡起来,四周的砖墙早已斑驳,风雨侵蚀,有些砖皮开始剥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