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专题
江苏泰州姜堰区溱潼镇为解决环湖村庄协同发展治理难题,按照“党建统战相依托 共融共通共治理”的理念,立足环湖村实际,构建联动治理机制、推进环湖环境整治、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同步打造“环湖水上观光带”,激活溱湖乡村旅游的“一池春水”,全力构建政府引导、能人带动、群众参与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淤溪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吹响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冲锋号,全体基层干部斗志昂扬,不断探索奋进路径,放大水乡特色,以“登高望远”的谋划,推动淤溪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坚持高抬定位,推动产业发展“特而强”就淤溪而言,要
“这是一种担当,脱贫攻坚就算再难、再苦、再累,也要心无旁骛、不负期待;守护家国、助力发展更是一种情怀,心里装的不只是自己的小家,还有大家,更有国家,因为有国我们才有家!”日前,在江苏泰州姜堰区小康故事宣讲团成员们的讲述中,“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姜堰区小康故事云宣讲活动启动。此次活动
出则繁华,入则宁静。这是散落在江苏徐州邳州大大小小80余个公园和遍布全城的绿化景观赋予人们的直观感受。徜徉在这座美丽之城,既有标志性的大公园,更有散落全城的社区游园、街头绿地;既有精心规划设计的人造园林,生态节约的生态景观,绿化带、公共绿地等更是不胜枚举……它们共同构成了绿带环绕、
截至10月底,盐城市大丰区完成农房改善7400户,建成13个新型农村社区,在建14个新型农村社区。在农房改善这条道路上,大丰始终坚持将其作为撬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工程、头等大事,以走在盐城乃至苏北前列的决心,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抓手,最终打造成了独具特色的农房改善大丰样板。坚持红色引领,打响党
小康承载初心小康属于人民政策扶贫基地援岗兜底保障至去年底姜堰区罗塘街道低收入农户和经济薄弱村全部脱贫摘帽“花式”扶贫开出“幸福花”连日来,姜堰区罗塘街道林野村陈九家庭农场40多亩的钢架大棚内,草莓苗长势喜人,叶青花艳,有的已结出青果。几位低收入农户忙着除草松土,摘掉残叶,人均月薪18
位于泰州市姜堰区罗塘街道林野村的陈九家庭农场,40多亩钢架大棚内草莓苗长势喜人,叶青花艳,有的已结出青果。几位农户忙着除草松土,摘掉残叶,人均月薪1800元。70岁的陈文喜开心地说,“在家门口的大棚里上班,收入稳定,这就是咱低收入农户脱贫的‘保险柜’。”低收入农户陈文喜打理大棚苗圃据了解
“请到利珠来,请到利珠来。桃树梨树和皂角,天天可采摘。玫瑰紫薇和彩枫,四季放光彩.....”这两年,到过江苏省靖江市生祠镇利珠村的人们,都听过这首欢快优美的《利珠村村歌》。这首歌不仅唱响在这片七彩田野上,更唱响在利珠人的心头。苹果绿、橘红、淡粉、金黄、葡萄紫……这里的枫叶色彩斑斓,美
深秋的清晨处处透着微微清寒。沿街清扫、搬运垃圾……一大早,刘桂旺不顾寒冷,早早地到村里的垃圾房旁清理垃圾。“现在我每天工作半天,一个月有600元的收入。”老刘憨笑着告诉记者,村里聘他为村庄环境保洁员,使他额外多了一份收入,日子过得有了盼头。精准扶贫,产业是关键。选好、选对一个产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