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专题
2005年7月11日,是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为纪念七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国务院国务院批准将每年的7月11日确立为“中国航海日”。回首中华民族的航海史,起源于唐、兴盛于明、衰败于晚清、崛起于新中国。可以说,航海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外在表现,推进着这个世界的沟通和交流,推动人
1987年7月11日,地球人口达到50亿。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1990 年,联合国根据开发计划署理事会第36届会议的建议,决定从当年起将每年7月11日确定为“世界人口日”,以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高度关注。中国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9月在湖南考察时指出:“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今年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用抗疫这堂“大思政课”,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这些重要要求,为新时代开好“大思政课”提供了重要
7月7日是“七七事变”84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题教育活动,纪念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抵抗侵略的烽火岁月,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英烈和民族英雄。“一寸河山一寸血 ”!84年前卢沟桥上的清脆枪声,唤醒了中华民族百年的沉睡。
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全国上下掀起学习、讨论热潮,全体党员中反响更加热。新征程已启程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篇波澜壮阔的奋斗史,镌刻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艰苦奋斗,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创造人类历史上发展奇迹的伟大历程。我们学习党史,就是要从党史中汲取思想精髓和实践智慧,传好接力棒,更好地担起时代
忆峥嵘岁月,学百年党史,在学习的过程中,总结出党史学习教育中的三个关键的“一”,并产生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扣好“一粒扣子”,在坚定理想信念中校准目标航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曾告诫青年人,“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
作为80末90初出生的一代,一直以来,我都觉得生在这个年代是幸福的。可谓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走在春风里”,这让自己也成为了很多历史性时刻的见证者。当互联网在中国逐渐流行开来的时候,我们迎来了1997年的香港回归。“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这首耳熟能详的《东方之珠》体现
有人说,如果说上小学甚至是幼儿园,是人生的第一个起跑线,那么高考后人生轨迹,就是第二起跑线的开始。这种说法,无疑将高考分数的高低当做了人生新起点的含金量,“一张试卷定终身”的思想根深蒂固于国人的脑海中。然而,高考分数的高低、学校的好坏,真的能够决定人生价值、人生成就的高低吗?高考
近日,据“央视新闻”报道,截止目前31个省区市(含兵团)累计报告接种疫苗突破10亿剂次,我国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剂次和覆盖人群均居世界首位。细读报道,其中有3项“数字”使我感触颇深,深切品悟到了疫苗接种工作背后的中国“三度”。10亿剂次:彰显“全民接力”的中国速度。2020年12月15日,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