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专题
传承红色基因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永远的“中国儿童号”苏 少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了。全国人民掀起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热潮。1951年4 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军旅作家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文章在江苏省泰县姜堰小学的师生中激起了强烈的反响。
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无数的文艺工作者将目光投向炮火连天的战场,创作了众多光辉灿烂、影响深远的文艺经典,史诗般地记录下这恢弘壮阔的一页。走过70载岁月,硝烟散去,精神永存。这些经历战火淬炼的作品从历史深处走来,依旧令人热血沸腾,激情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10月21日,省长吴政隆走访慰问了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宋寒西、邵维琨、杨焕堂,为他们佩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代表省委、省政府向他们致以亲切问候和崇高敬意。94岁的宋寒西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亲历枪林弹雨洗礼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省委书记娄勤俭21日走访慰问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代表省委、省政府向我省所有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致以崇高敬意和亲切问候,强调要进一步传承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
黄凯,四川省梓潼县人,1932年12月出生,1949年9月入伍。1952年8月,黄凯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49军137师410团的一员,抱着保家卫国的决心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中心,记者见到了88岁的黄凯老人。黄老身着绿色的衬衫,胸佩勋章,精神矍铄。谈起近70年前经
解甲归田仍本色田春富出生在姜堰溱潼湖北村一个农民家庭,20岁那年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1年入朝参战。1952年初春夜端敌哨,副班长田春富将一全身裹着布袋御寒、打盹站岗的美军哨兵推下悬崖,端掉敌哨所返回断后时又机智消灭一个敌人,个人荣立二等功。不久,在站岗时因为对彭德怀司令员坚持原则
曹银山出生在姜堰区张甸镇蔡官村一个贫穷家庭,在那里,一提到他的名字,人们无不肃然起敬,他是战功显赫的“孤胆英雄”。民国十二年(1923年)冬,曹银山出生在该镇殷家庄的贫穷家庭,全家人靠租种地主家的二亩半地为生。三岁那年,父亲曹德成因为积劳成疾去世,母亲艰难地把他和哥哥妹妹三个孩子抚养
又逢俄罗斯“5·9”胜利日。对于“战斗民族”而言,5月9日见证了俄罗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付出的惨痛代价,承载着俄罗斯人民最终取得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的喜悦。每年的这天,俄政府会在莫斯科红场等地举办盛大阅兵仪式,民众自发走上街头参加“不朽军团”游行。礼炮鸣响,黑黄相间的“乔治丝带”在英雄
开栏的话伟大的民族总能在绝境中浴火重生。75年前,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抗战硝烟散尽
【伟大历程 英勇壮举·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开栏的话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那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