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9月30日
新闻详情-首页

皮肤红肿发烫别大意

2025-09-19 10:35:02 姜堰新闻网

近日,李阿姨买菜回家发现小腿红肿发烫,以为是蚊虫叮咬,不料次日高烧不退,赶忙到区皮防院皮肤科就诊,经检查后确诊为丹毒。

丹毒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中毒”,而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皮肤病,又称“急性网状淋巴管炎”。其主要病原菌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这些细菌通常通过皮肤或黏膜上的微小损伤(如擦伤、割伤、湿疹、足癣等)侵入人体,在真皮浅层淋巴管内繁殖,引发急性炎症。

糖尿病、慢性肝病、营养不良等疾病通常是丹毒的易感因素;外伤、虫咬、湿疹、足癣、足跟皲裂、下肢静脉曲张、淋巴水肿等是丹毒发生的常见诱因。

丹毒的临床特点:好发于婴幼儿、中老年人,主要病变部位在单侧下肢、面部,起病急,典型皮损为水肿性红斑,颜色鲜红或暗红,界限清楚,表面紧张发亮,皮温升高,触痛明显,迅速向四周扩大,有时红斑基础上可发生水疱、大疱或血疱;附近淋巴结常肿大、有触痛,但皮肤和淋巴结少见化脓破溃,伴有畏寒、发热(39-40℃)、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病情较重时可出现全身性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多在4-5天达到高峰,消退后局部可留有轻度色素沉着及脱屑。

丹毒的治疗首先是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局部可外用硫酸镁、呋喃西林溶液湿敷或依沙吖啶溶液冷敷,并局部涂抹抗生素软膏;系统治疗首选青霉素,一般用药10-14天。对于青霉素过敏者,可使用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等抗生素。重症者建议住院治疗,脓肿需切开引流,坏疽需清创。

预防丹毒,平时注意基础疾病管理,彻底治疗足癣、控制血糖、纠正静脉曲张;避免抓挠,及时处理小伤口,定期皮肤护理;避免酗酒、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免疫力。

(姜堰区皮肤病防治院皮肤科 供稿)


43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