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姜堰:为“教育立区”奉上“解忧茶”
为策应姜堰“教育立区”战略,践行财政服务教育优先的原则,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家庭解决难题,确保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姜堰区不断加大对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为“教育立区”奉上“解忧茶”。
江苏省姜堰中学高一学生小雨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日子虽不富裕,但基本能解决温饱问题。去年上半年,在他即将参加中考的节骨眼上,父亲意外去世,家庭重担全部落到了母亲一人肩上。除了照顾小雨和年幼的妹妹,母亲还要照顾爷爷、奶奶、外婆以及一直独居的爷爷的弟弟和外公的弟弟五位老人。
懂事的小雨以705分的成绩考上了江苏省姜堰中学,就在他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时,姜堰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大普通高中助学力度的通知》,他享受到了政府提供的助学金和免学费等资助。进入高中以来,小雨先后获得校三好学生、奥林匹克英语作文大赛优秀奖、期中考试奖学金等荣誉。

姜堰区财政局多方筹集资金,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在省市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基础上,对姜堰区户籍且具有姜堰区普通高中学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视情形分别实行“扩面、增项、提标”。对未享受国家助学金的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学生,按每年递增学生数的10%扩面发放区级助学金,标准为每生每学年2000元;对已享受国家助学金的家庭经济重度困难学生,免收学费、住宿费、教材费和作业本费,同时将助学金标准从平均每生每学年2000元提高到4000元。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非常感谢政府和学校对我的关注及补助,让我们一家真正感受到生活在党和国家爱的阳光下是多么幸福。”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高二学生小晨自小体弱多病,每年都会住院四到五次,家庭年收入的一半以上用作她的医疗支出,主治医生戏称她为医院的“候鸟”。

小晨的父母没有正式工作,每天早出晚归,靠打零工勉强维持生计。小晨从上学记事起就从父母的神情和叹息声中体会到了家里生活的困难。在班主任的帮助和指导下,小晨申请到了助学金。无后顾之忧的孩子更懂事、更勤奋,先后获得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团员,江苏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三等奖等荣誉。
在专项资金拨付上,姜堰区全力保障早发放、快发放,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原则,通过资金拨付“绿色通道”,及时将专项资金拨付教育部门,确保第一时间将专项资金打卡发放至困难学生手中。同时做好资助专项资金监管的工作,定期对困难学生资助专项资金的发放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把党和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爱落到实处,让民意民情“近在咫尺”,党心民心贴得更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