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姜堰:建筑业有了全周期服务“保姆”
一窗通办、专员代办。日前,姜堰建筑业发展服务中心揭牌成立。这标志着姜堰建筑业有了全周期的服务“保姆”,能够享受全链条的温情服务,助推建筑业做大做强。

姜堰区是国内知名的建筑强区。1990年被省政府首批命名为“建筑之乡”,2011年被省政府首批命名“建筑强市”,2016年荣膺“中国建筑之乡”。去年,姜堰建筑业总产值845.5亿元、入库税金8.49亿元,对GDP贡献率达10%以上。目前现有建筑企业251家,其中特级企业3家、一级企业12家,从业人员16万人,获得9项“鲁班奖”、1项“詹天佑”奖、7项“国优奖”。
“尽管姜堰建筑业取得了成绩,但相比周边泰兴、海安,体量偏小、增速偏低。”姜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郁榕说,他们走访建筑企业发现了发展的“短板”,如建筑企业存在项目申报繁琐、合同纠纷牵扯精力、缺少专业人才、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
如何让建筑企业轻装上阵,一门心思谋发展?姜堰结合自身实际,在全省率先成立建筑业发展服务中心,按照“虚拟化设置、实体化运作”思路,归口整合部门涉企审批、涉法涉诉案件查办及矛盾纠纷调处、紧缺人才招引、拓展融资渠道等服务,内设“一办”“一窗”“五部”“两室”和“四专班”,即综合办公室,行政审批建筑业服务专窗,审批服务部、法务保障部、科创人才部、金融服务部、招商服务部,财务室、督考室,建筑业巡回法庭、建筑业检察室、建筑业警务中心、建筑业人民调解委员会,涉及行政审批、人才支撑、金融服务和法务保障等四大板块。行政审批板块设立建筑业综合服务专窗,实行一窗通办、专员代办制度,为企业提供审批、服务、管理、指导等“一站式”服务;人才支撑板块设立建筑产业研究院和科技研发中心,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项目经理职业化和现代企业制度化;金融服务板块设立建筑业产业基金,引入金融担保机构,组建建材集采中心,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平台,打通企业融资瓶颈;法务保障部板块设立建筑业巡回法庭、检察室、警务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帮助企业化解劳资矛盾、经济纠纷等,为企业保驾护航。

目前,在姜堰区政法委、公安分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等部门的支持配合下,首批12名工作人员入驻服务中心办公,并在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行政审批建筑业服务专窗,选派3名工作人员入驻专窗,具体负责受理、代办建筑业企业各类行政审批事项。行政审批服务专窗负责人凌林适应新形势“集成服务”的要求,创新“O2O”服务模式,即“手续线上办、专员线下跑”,节省了业主的时间、精力及相关费用。
揭牌仪式现场,姜堰区住建局、人行、苏州信用再担保公司三方签订建筑业供应链金融意向合作协议,为建筑业提供金融保障。

正太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范宏甫说,建筑业发展服务中心为建筑业企业提供集成服务,不管什么事,只要进中心“一扇门”,就能办成所有事,既让企业有了“金融靠山”,又让企业有了身边的“服务保姆”,必将推动姜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今年总产值1000亿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