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10月04日
新闻详情-首页

江苏姜堰:擦亮民生底色,铺就群众幸福路

2021-08-23 10:01:02 姜堰新闻网

自“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泰州市姜堰区顺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从城市“颜值”到生活“品质”,着力补短板、解难题、兜底线,在民生改善方面持续迈出实质步伐。

“疫”路同行 办好暑托云课堂

8月13日,姜堰团区委通过腾讯会议举办了“青仔公益暑托班”线上结业仪式,为暑托班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为切实缓解青少年暑期“看护难”问题,姜堰团区委有效整合团内资源和社会资源,面向重点青少年群体,在全区开设了16个“青仔公益暑托班”,从南师大泰州学院与泰州学院招募61名大学生志愿者,提供“教育”与“托管”相结合的公益性暑托服务,服务355名青少年。

开班不久,因疫情防控需要,线下暑托班停止办班。在志愿者全部返程后,7月26日,团区委与志愿者们共同探索,推出了线上公益暑托班“云课堂”,无缝衔接线下课程,继续为孩子们提供全方位的暑托服务。

增绿添彩 走好生态发展路

“变化很大,比之前干净太多了!”最近,家住梁徐街道周埭社区的居民们不约而同的多了个新爱好——到塘家汪散步。梁徐街道周埭社区的塘家汪又名凤凰沟,不知从何时起,这条沟塘变得杂草丛生,臭气熏天。

“今年以来,街道投入资金80余万元对塘家汪进行整体生态护坡打造,拆除河坡建筑5处,清理扒翻种植9亩,清除杂树107棵,又新建8处码头。”梁徐街道周埭社区党组织书记邢海峰表示。治理后的塘家汪水清、岸绿、景美,令人眼前一亮。

塘家汪的美丽蜕变只是姜堰区生态环境提升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姜堰区以严标准、高质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用“绣花”精神在“增绿”上持续用力,先后关停退出化工企业54家,取缔“散乱污”企业153家,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新装备、新基建、新旅游“四新产业”,坚持产业高端化、绿色化、特色化、规模化发展方向。欣欣向荣的绿色经济既推动了姜堰区高质量发展更上新台阶,也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强力支撑。

产业赋能 打好乡村振兴牌

窗外修竹林立,院内青砖铺道,河岸瓜果错落,鸟鸣虫唱……在溱潼镇冯庄村,农户陈正基和老伴万晓英创建“美丽庭院”,发展民宿经济。

依托本地自然禀赋和特色资源,冯庄村确立了强化渔业产业特色、打造现代渔业产业集团、与周边村庄错位联动的发展思路。以“渔业+”为载体,该村实现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效衔接、渔业与旅游业联动发展;以渔业产业园为契机,村里构建城北生态经济带渔业产业展销窗口,辐射带动片区水产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自2017年渔业产业园建成运营以来,溱潼镇冯庄村新增自主创业34户。其中围绕渔业养殖销售的有14户,带动近百人就业,村集体经济纯收入92.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5万元,均比2016年增长40%以上。(通讯员 王紫薇)

60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