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姜堰:娄庄镇惠民项目为百姓幸福生活“加码”
日前,姜堰区娄庄镇新龙村79岁的村民仇金海习惯沿着河边散步纳凉,呼吸新鲜空气。他逢人便说:“自从门前的3号河整治改造后,每天开门就见风景,精神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有滋味了。”
仇金海家住新龙村3号河北,傍河而居。仇金海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3号河水清见底,村民习惯下河捕鱼捉虾,洗衣洗菜。不知何时,3号河受到损害和污染,河坡坍塌、河床淤积,垃圾遍布,每逢夏季,蚊蝇乱飞,河水散发出怪味,白天也不敢打开门窗。
今年,村里整治提升3号河,清淤护坡,开坝引流,再现水清岸绿景象,增加了沿河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都得益于新龙村致力建设的惠民项目。
新龙村曾是经济薄弱村,近年来,村党总支以惠民项目建设为抓手,摘除了薄弱村的帽子。去年9月底,先进村副支书、村委会主任夏斌调任新龙村党总支书记。上任第二天,夏斌就召集两委会成员、党员、村民代表开会,就亮明“巩固脱贫成果”的方案,继续聚焦惠民项目建设,加快强村富民的进程,为百姓幸福生活“加码”。
夏斌利用几天时间,梳理了乡贤能人的名单,然后逐个上门拜访,希望对方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添砖加瓦。今春,长500多米的新龙二组南北河整治项目获批通过,项目总投资近百万元,整治了黑臭水体,引来了活水清流,目前已进入绿化阶段,既美化了河道环境,又方便了农田灌溉。今年,新龙村还建成5条通组道路,总长550米。59岁的村民王桂如说,原来通组路好几段狭窄坑洼,打通铺平后,运粮的三轮车舒舒服服直接骑到家门口。
夏斌又马不停蹄“跑”农业特色项目。他说:“农业产业化项目是乡村振兴的根基。”
今年3月,夏斌带领村两委会成员、种植大户、村民代表前往省农科院,拜访乡贤农业专家。回来后,新龙村注册成立了泰州市润娄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80亩土地,种植营养丰富的白、黑糯玉米。
玉米上市后,玉米秆可当作养殖山羊的好饲料。村党总支副书记、监委会主任曹宝义有着多年养殖山羊的经验,将发挥特长,采取“村社合一”的模式,利用“党建+集体经济增收”书记项目的优势,建设“果蔬大棚生产基地”,打造玉米种植、山羊养殖、产品加工、品牌推介的全新产业链。目前,新龙村“果蔬大棚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列入省级现代农业发展专项项目实施方案,可上争资金80万元。
项目预计年底完成,明年春节第一茬糯玉米上市,预计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0多万元,还可吸纳10多名低收入农户家门口上班。
新龙村把惠民项目建设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课堂,先后获得河道、路道、泵站、农业等6个大小项目,上争奖补资金200多万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水。
村党总支副书记凌玫说,为确保每个项目按时按质完成,村党总支将86岁的抗美援朝老兵蒋厚安请到项目现场,讲解红色革命故事,激发大家凝心聚力建设项目的热情。村两委会成员轮番巡河护路,68岁的老党员仇银海经常深入项目现场义务帮工,监督工程质量。这些项目的陆续建成不仅美化了乡村,还做活了“强村富民”的文章。
下一步,新龙村将继续用好各地乡贤的资源,引进上争更多的惠民项目落地生根,助力乡村振兴。(通讯员 钱宏斌 杨慧 徐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