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姜堰:全域治理绘就“幸福河湖”新画卷
“河道的整洁美观和我们的生活品质直接挂钩,作为姜堰的一份子,我很乐意参与河道管护工作中。”近日,泰州市姜堰区罗塘街道王石社区一组居民林成山主动拆起了自家违建,还当起了护河志愿者。每日闲暇之时,林成山喜欢沿河散步,看到岸边有垃圾杂物,就赶紧弯腰捡起,装入携带的垃圾袋中。

图为整治后的姜堰区单塘河精美如画(曹翔 摄)
今年以来,泰州市姜堰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扣幸福河湖建设主线,进一步明晰目标举措,细化标准要求,抓牢抓细抓实河长制工作,实现全区河湖面貌和水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优机制,多元共管提质效
将河长制进一步落实落细,纵深发展的关键是共商、共管、共治。姜堰区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加入河湖管护,公开聘请262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热心人士等担任民间河长,指导溱潼镇骨干河道沿线93名企业负责人担任企业河长,借助“政务开放日”活动聘用媒体河长9名,同时鲜活“小河长”服务品牌,搭建“小河长+家庭+社会”桥梁纽带。

图为姜堰区媒体河长聘用仪式(曹翔 摄)
姜堰区充分发挥各级河长办综合协调作用,聚焦重点难点,及时会商研判,制订整治方案;组织区河长制成员单位严格落实上级要求,深化部门联动,加强挂联协调,压实职责分工;建立镇村河长季度述职考评制度,切实担负河道管护责任,形成“问题共商、齐抓共管、协同共治”的良性工作格局。
强管护,创新模式促长效
日前,姜堰区罗塘街道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定点监控+无人机+河湖警长”巡河的“三位一体”河道长效管护新模式,将“智慧河湖”监控系统下沉到镇级河道,实现河湖管护网格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除此之外,姜堰区创新实施区级以上骨干河道管护保洁市场化运作,引入“企业运作+政府监督”管理模式,委托2家专业保洁公司管理,实行管护经费拨付与考核结果挂钩,有效解决上下游、左右岸推诿扯皮问题。

图为姜堰区联合执法巡航清障中(刘爱国 摄)
治水在层层推进中愈发精细入微,问题在张张清单中逐一整改销号。为确保河长制见实效,姜堰区进一步细化河湖管护各项工作要求,监督各级河长巡河履职,主动跟进问题交办督办,限期整改销号;不断加大河湖 “三水一萍”打捞及保洁力度,构建上下联动、立体监管的长效机制,确保水体清洁、河湖通畅。
全域治,靓水美水惠民生
“今年以来,我们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大力度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全力打造幸福河湖示范样本,真正以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普惠民生福祉。”姜堰区水利局局长、党组书记许健表示。

图为姜堰区老通扬运河-中干河绿道景观提升工程节点效果图
为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宜居环境,姜堰区制定出台并优化落实全区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以水质改善为根本,实行“一河一策”,全面梳理解决水上、水下、岸上、坡上存在问题,科学规划,彰显特色;在充分融入民俗文化、河长制文化、亭台楼阁、广场步道等各类元素的同时,还做到与人居环境整治、“一镇一品”“一村一品”打造等有机结合,倾力打造高颜值、接地气、惠民生的幸福河湖。目前,姜堰区近40条区镇村三级幸福河湖建设正有序推进中,良好的河湖生态环境正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绘就新时代的水乡风情画。(陈立俊 孟俊敏 王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