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ok!姜堰文明乡风扑面来
城乡统筹发展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城市形象的必经之路。近年来,泰州姜堰区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风、家风、民风呈现出积极向上、文明和谐、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黄昏时分的姜堰区溱潼镇西陈庄村,夕阳为澄澈的河水披上了金色的柔纱。岸边,葱茏碧树掩映着质朴的民居和古色古香的亭台,孩子们在现代化休闲设施旁嬉笑奔跑。村民们或泛舟河上,或悠然垂钓,或闲坐清谈,这里俨然是一处“传统与现代水乳交融、文化与文明携手并进”的“新桃源”。

溱潼镇溱潼镇镇容村貌焕新颜,正是姜堰区乡风文明建设最直观的成果。近年来,姜堰区以文明城市“城乡共建”为契机,持续开展镇村环境综合整治。聚焦存量垃圾、卫生死角、乱堆乱放、乱停乱靠、乱贴乱画、私搭乱接等突出问题,大力改善集镇、村庄、城郊结合部的环境卫生,使镇村面貌大为改观,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除了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优化,姜堰区还将文明的触角延伸到农村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姜堰区以27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建设为龙头,着力打通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道德讲堂、农家书屋、百姓大舞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平台资源,基本形成“区有两馆、镇有一站、村有一室”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实现了文化服务中心、百姓大舞台和农家书屋建设行政村全覆盖。

文化建设让“有戏看、有书看、有电影看、有活动参加”成为群众的新时尚。民间文艺社团和业余文化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解语花”“民声讲坛”“梁家人”等一大批镇村实践品牌持续放大社会效应,群众生活更加丰富充实。
在齐备“硬件”设施的坚实基础上,只有真正实现道德建设引领风尚,才能让文明深入人心。

姜堰区畅通从镇村好人到“姜堰好人”的上升渠道,建好用好乡贤馆、道德讲堂、美德善行榜等平台载体,让身边好人“入馆”“登堂”“上榜”成为常态,使“学好人、做好事”成为群众的普遍共识。目前,全区已累计上榜中国好人15人、江苏好人30人、省道德模范3人、省最美人物6人,“好人文化”蔚然成风,道德高地初具规模。

与此同时,姜堰区坚持把“品牌”理念移植到乡风文明建设中来,持续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文明细胞创建,引导群众争做文明人、争当文明户。现已创成全国文明镇1个、全国文明村4个、全国文明单位2个、全国文明校园1所、全国文明家庭1户,率先实现了“国字号”文明创建“大满贯”。
在文明建设的推动下,姜堰区乡风民风持续向好。全区156个行政村均按要求,修订完善符合时代精神,贴合本地实情的村规民约,并建立由老党员和新乡贤组成的“四会”组织,村民自治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