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姜堰:打造“民意苑”联络站 察民情解民忧
自从附近建起了“健身角”后,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大伦镇朱宣村四组村民朱宝仁每天都会过去拉拉单杠、骑骑健骑机。“我们也像城里人一样,有了自己的健身场地,这是村里‘民意苑’给我们送来的‘大礼’,真是太好了。”朱宝仁说。
朱宣村的这处健身角原先是一片荒地。该村“民意苑”联络站的联络员在走访中了解到不少村民爱好锻炼、跳舞,但附近没有休闲锻炼的场地,将村民的诉求整理成社情民意信息报送给村两委。经过调研走访、“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等程序后,村里决定将这块荒地利用起来,打造成健身角。

“遇到困难、有了需求,在这里都能得到满意的答复。”谈到“民意苑”发挥的作用,东徐村十四组村民符学兵深有体会。他说,以前,他家附近有一条小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特别不好走,有村民来到“民意苑”反映,希望将这条路修好,解决大家的出行问题。很快,“民意苑”联络员带着村民代表到现场查看,走访沿途村民,撰写了内容详实的社情民意报告提交给村“两委”。村“两委”立即行动起来,制定修建方案,组织人员进场施工。不到一个月,一条齐整宽阔的水泥路出现在村民面前。

在大伦镇,像这样搜集社情民意、帮助解决难题的“民意苑”共有16个。为进一步广纳群言、广集民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该镇在原有镇、村、驻企三级协商议事室和委员活动室的基础上,拓展服务功能,建立“民意苑”联络站,组建了一支由委员、村干部、村民代表等组成的民情联络员队伍。这些联络员认真履职,热心接待群众、积极收集问题,能够当场办结的,做到即来即办;对于涉及面广、相对复杂的问题,则及时做好问题清单,收集整理上报,协助制定可行性方案,积极推动问题妥善解决。

“民意苑”联络站的建立,是大伦镇实施“1234”工作法有效推动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重要手段。联络站建立以来,共搜集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等民情民意近百条,其中八成以上都得到了有效解决,助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实落细,推动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