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姜堰:“四巷同治”激活老旧小区“新生机”
干净整洁的路面、生机勃勃的绿植花草、主题突出的文化小品……走进天目山街道振兴社区,昔日环境杂乱差、消防隐患大的老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据了解,为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进一步提升小巷居民的幸福指数,今年以来,泰州市姜堰区天目山街道依托“我为群众办实事”,以“用好党建绣花针,串起小巷邻里情”为主题开展书记项目,选取振兴社区老旧小区为试点,针对居民所需所盼,对老旧小区巷道进行改造,打造“六尺小巷”品牌。

因地制宜美环境,打造“魅力小巷”。天目山街道开展老旧小区环境整治,拆除私搭乱建、规范占道经营,实施路面整治提档、清脏治乱,改变乱扔乱抛乱停陋习,围绕绿化、亮化、美化目标,在“精细”上下功夫,彻底改变原来路面不平、环境不洁、景观不美、路灯不亮、排水不畅等困扰老百姓的烦心问题。鼓励小巷居民在清除院内杂物、乱搭乱建的基础上自主优化设计,创建“美丽庭院”,并定期展示小巷内的“美丽庭院”示范户,确保整治一片、美化一片、提升一片。
多管齐下优服务,打造“安全小巷”。由巷道网格员、社区工作者、党员代表及志愿者组成的“小巷治安巡逻队”,定期开展排查线路、灯光等基层设施完好情况。街道公布“应急救援抢修联络表”,保证居民24小时“有求必应”。为破解消防难题,街道向小巷居民发放、宣传“安全知识小手卡”,联合消防部门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解,开展实境演练,“手把手”教会居民基本自救自护技能。通过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划设消防通道的标线,配齐灭火器,配备微型消防车等,进一步提升小巷安全指数。

标本兼治涵新风,打造“文化小巷”。天目山街道充分挖掘旧民居、旧巷道的历史文化价值,围绕当地优良家风民风、好人好事,打造一条有历史、有记忆、有故事的小巷。如振兴社区在入户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开国将士俞洪兴、抗美援朝老党员袁长德、全国劳动模范李正红等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同时了解到关于“鹿鸣泉”、“金银花树”的睦邻友好故事,社区便将其作为巷道改造的重要灵感来源。此外,社区结合品质提升工作,成立小巷草根文艺队,目前,已吸纳文艺队员27人,丰富了小巷居民的生活。
共商共建强自治,打造“和谐小巷”。天目山街道引导小巷居民从环境治理、破除迷信、远离赌博、尊老爱幼、睦邻友好、居民自治等方方面面,共商“小巷公约”,作为小巷居民行为的规范准则。搭建“议事小巷”,构建了“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巷道党小组—小巷总管”组织体系,建立了“4+X”协商主体模式,并活用社区“百花亭”“睦邻长廊”“睦邻广场”作为议事阵地,倡导没有会场只有现场、没有官话只有实话的“简易协商”,推动居民自治不断向纵深发展。现如今,振兴社区的治理经验已经在街道进行推广,公园社区、光明社区等社区已持续启动了老旧小区巷道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