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姜堰: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照亮群众幸福路
12月16日,泰州市姜堰区娄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沙燕、娄庄镇娄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祝竹、孙俊檬,来到娄东福盛小区居民杨生旺家,帮助清理分拣庭院里堆放的垃圾。这是镇村所站联动开展“清洁家园”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

76岁的杨生旺和老伴丁红英原住泰州市姜堰区娄庄镇娄东村5组,2010年拆迁安置到福盛小区,过上了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杨生旺是个闲不住的人,见娄东村环境越来越好,自觉当上一名环保志愿者,有空骑着三轮车,外出捡拾垃圾,再带回分拣,废铁丝等有用垃圾卖钱,无用垃圾分类送往垃圾处理站。杨生旺说,儿子媳妇居住在外地,家里就老两口。他身体做过手术,拣送垃圾有时力不从心,镇村文明实践所站的志愿者身着红马甲定期上门,帮分拣垃圾,扫地擦窗。“他们真的是家里常来常往的义务‘保姆’。”

服务项目化、项目精准化成为姜堰区娄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常态化志愿服务的特色工作。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娄庄镇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对照“群众需求+单位职能=服务项目”公式,制定镇党委书记“所长项目”、村党组织书记“站长项目”清单,搭好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康促进与体育服务、惠民服务六大平台,建好党员志愿者、文艺志愿者、巾帼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医疗志愿者、环保志愿者、民兵志愿者、普法志愿者等八支服务队,细化项目清单内容,既精准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又为百姓幸福生活“锦上添花”。
今年姜堰区娄庄镇“所长项目”聚焦民生幸福工程,提升撤并乡镇品质,统筹兼顾娄庄、洪林两个集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重点整体提升洪林集镇的功能和形象,投资700多万元,整治美化庄前河和集镇街巷,清淤护坡,清洁街巷,铺建总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生态停车场,改造长1公里的人行道和一座危桥,新建两座公厕,清理集镇空中“飞线”,拆除10多根废弃水泥杆,新建2700平方米的“红色洪林”主题文化广场。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娄庄镇和洪林村的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每天20多人,奋战现场。80多岁的老党员邓学诗连续几天为“红色洪林”主题文化广场撰写红色资料,还到工地设计指导,忙得浑身是劲。他说,“红色洪林”主题文化广场属文化服务平台,作为一名党员志愿者,有义务建设红色阵地,传承红色基因,以便后人汲取奋进力量,共为娄庄幸福工程添砖加瓦。
“所长项目”有声有色,“站长项目”同样精彩纷呈。娄东村“情暖一老一小”服务项目,属惠民服务平台,由娄东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精准服务。今年11月初,十组68岁的五保户冯宝才中风瘫痪,青年志愿者徐敏、巾帼志愿者朱爱萍轮番上门服务,协助老人恢复体能,待情况好转,再联系娄庄医院的医疗志愿者,送到溱湖绿岛养老院。冯宝才逢人便说,没有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自己身体不可能恢复这么快,更不可能过上这么幸福的生活!
娄东村潘少坤、汤文霞等大学生,今年暑假申请加入娄东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依托青少年之家等教育服务平台,发挥一技之长,义务辅导15名留守儿童,还带孩子们走进果蔬大棚,讲解果蔬生长的知识,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12岁的留守儿童小悦说,父母上班忙,志愿者叔叔、阿姨的暖心陪伴,丰富了自己的假期生活,增加了自己的快乐时光。

一个个“所长”“站长”项目辉映着百姓的笑脸。娄庄镇“堰阳天”项目——“送你一把金钥匙”培训班,免费培训46名就业困难妇女,拿到国家级月嫂(高级)技能鉴定证书,获得心仪的工作岗位;放牛村“智慧养老”项目,使100多名老年人跟上新时代,乐享新生活……娄庄镇党委书记徐思淳说,今年仅惠民服务平台的“我为群众跑腿”服务项目,镇机关党员干部就领办35个志愿服务活动,其中7个确立为重点项目,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0多件。
姜堰区娄庄镇为全国文明镇,有省级文明村4个、市级文明村10个,有注册志愿者1万多人。徐思淳表示,下一步,娄庄镇将继续发挥服务平台和志愿队伍优势,做实做细“项目清单”,构建“点单、派单、接单、评单”精准服务模式,形成工作闭环,打造百姓家门口的多元化服务阵地,净化乡风民风,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