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10月04日
新闻详情-首页

江苏姜堰:“晨夕驿站”奏响关爱特定群体交响乐

2021-12-25 10:25:51 姜堰新闻网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我们通过打造‘晨夕驿站’,建立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良好社会氛围和制度保障,基本形成了村委、家庭、学校、社会力量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泰州市姜堰区张甸镇副镇长、葛徐村党总支书记丁华说道。近日,葛徐村组织开展“情满冬日·晨夕情”关爱老人儿童主题活动,为困难老人和留守儿童送去温暖,代买生活物品,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帮助外出务工人员解决后顾之忧,让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

“晨夕驿站”于2018年成立,三年来通过特定群体精准关爱“四步”工作法及志愿服务“四张”清单,持续为村困境儿童、失独老人提供帮助。今年,姜堰区张甸镇葛徐村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持多方参与、多点发力、分类施策,依托“晨夕驿站”逐步构建起农村特殊群体关爱工作机制,推动特定群体关爱工作精准化、规范化、常态化。

立档建库谱“旋律”,深查细排弹响“奏鸣曲”。以网格为单位,对全村困境儿童及60周岁以上“三失”老人逐户走访排摸,全面掌握关爱对象的家庭情况、生活状况和心理情况,建立完善台账,确保“不漏一户、不少一人”。同时,加强对关爱对象的监测和管理,随时掌握和更新信息,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目前,共核准困境儿童10名,残疾人17名,“三失”老人24名。

分色管理扬“基调”,结对帮扶奏响“圆舞曲”。2020年,姜堰区张甸镇葛徐村按照“蓝黄绿”三色分类,建立关爱对象信息管理库。其中“蓝色”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特困家庭重残重病儿童1名;“黄色”的低保和建档立卡家庭儿童6名;“绿色”的一般家庭重残重病儿童、留守儿童3名。2021年,葛徐村根据经济困难程度、生活自理能力、心理健康状况三个维度,将老人分为“经济保障、生活照护、精神慰藉”三类,其中蓝色精神慰藉类12名,绿色生活照护类7名,黄色经济保障类5名。根据每类的特殊情况,开展个性化关爱、零距离服务。

​分类施策强“音符”,精准关爱奏响“进行曲”。聚焦生活照护服务,特色开展“三点半”陪护活动,全村7名老干部与“三失”老人结对,每周六“三点半”走进“三失”老人家,为他们解心结、送护理、查安危。截至当前,走访近96人次,解决小问题21个;聚焦精神慰藉关爱,依托“晨夕驿站”活动阵地,联合专业心理机构,开展心理疏导、心理干预26次;聚焦学习成长护航,晨夕驿站多次开展“大脚印,小脚丫”亲子活动,开展户外拓展训练,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亲近自然,享受自然。

建档立制汇“和声”,融入中心奏响“协奏曲”。根据张甸镇《关爱困境儿童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姜堰区张甸镇葛徐村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实现由定人结对向定岗结对的转变,避免因人事调整造成关爱工作的间断;建立了动态管理机制,根据关爱对象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形成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体系;建立了晨夕早谈制度,每月开展一期“晨夕早谈”,通过服务反馈清单收集整理特定群体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进一步改进和提升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

104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