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10月05日
新闻详情-首页

泰州姜堰:小蚯蚓“串”起生态循环养殖链

2022-05-19 10:06:54 姜堰新闻网

畜禽粪便等养殖业污染一直是环境治理难题。泰州市姜堰区淤溪镇三垛村引入蚯蚓养殖项目,不仅使畜禽粪便得到了科学处理,还让小蚯蚓“串”起了生态循环养殖链,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致富路。

蚯蚓养殖创业者叫李国华,今年52岁,家住泰州市海陵区城东街道宫涵社区。原在城里工作的他不甘平淡:“上网浏览发现,养殖蚯蚓能致富还能消化畜禽粪便,让我产生了极大兴趣。”2016年春,他来到姜堰区淤溪镇三垛村创业,流转100多亩地,注册成立了泰州市马南河蚯蚓养殖有限公司,探索“畜禽粪便养蚯蚓”的生态模式。

当时,李国华的一位表哥养殖奶牛,经常为牛粪处理而犯愁。表哥承诺免费供应牛粪,支持李国华养殖蚯蚓。随后,李国华到安徽、湖南等地取经,并筹集10多万元,在2016年8月购买了蚯蚓良种“大平二号”,除了用牛粪作蚓土,李国华还建起了两栋棚舍养蛋鸡,利用鸡粪养殖蚯蚓,开启生态循环养殖之路。

刚开始,由于养殖方法不到位,蚯蚓繁殖率低,亩产量不到100公斤。李国华说,牛粪鸡粪堆制发酵,开始的时候,只添加了一点秸秆,由于畜禽粪便比例过高,容易将蚯蚓烧死。后来,在粪土中不但添加秸秆,还增加水花生、绿萍等水生草料,两天翻堆一次,翻堆四次后再使用。田垄上取出一把泥土,就会发现许多小白点,这就是蚯蚓蛋,一个蛋可孵化四五条蚯蚓,一个繁殖周期大约50天。

现在,李国华的蚯蚓养殖面积约40亩,亩产1200多公斤。1公斤批发价30元左右,一亩年纯收入达1.5万元。棚舍养鸡占地10亩,存栏蛋鸡2万只。

今年,李国华又发展了13亩林下养鸡,首批散养草鸡1.5万只,延长了蚯蚓循环养殖链。地上种树,树下养鸡,鸡粪养殖蚯蚓,蚯蚓可以喂鸡、卖给江浙沪渔具店当鱼饵、处理消化生活垃圾和农田垃圾,还为树苗提供肥料,形成了一个生态循环的产业链条。

三垛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申小马介绍说,蚯蚓既有经济价值,还有良好的生态效益,通过其全生命活动,为农村种养业转型和环境净化提供了新思路,为发展循环农业指明了方向,村里将推广李国华的创业经验,带动更多人致富。

李国华表示,公司现在年产蚯蚓达到60吨,有机肥200吨,养鸡4万多只,综合收益80万元左右。下一步,公司将成立合作社扩大养殖规模,免费向农户传授技术,吸引更多村民加入,打算从单纯的销售活体蚯蚓,逐渐向深加工转变,增加脱水、冻干等技术环节,探索发展“智慧农业”,为小蚯蚓插上科技的翅膀,提高蚯蚓深加工产品在市场中的销售份额和竞争力。

(王宝华)

86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