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市姜堰区:探索“两社”联动新路径 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为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不足、增收不稳、振兴不快的难题,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镇秉持分层推进、重点扶持、典型引领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两社”联动新路径,以产业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溱潼样板。

建队伍,坚持党建“引领”。强化人才培养。扎实推进新一轮“强基工程”,调研式考察村基层党组织,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开展专题培训10次,培育“技术土专家”和“致富带头人”60余人。强化考核导向。出台《打造“两社”联动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实施意见》,加大激励扶持、考核奖惩力度,全面提升“两社”联动组织化程度。强化挂联督导。全体党政负责人率先垂范,主动领责,示范型项目由党委书记挂联督导,补白型的由镇长牵头负责,其余类型由挂联负责人具体推进,镇机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跟踪服务。
重谋划,助推发展“引航”。严把项目“准入线”。采取村两委会“商”、村民代表会“议”、专家论证会“评”、党政联席会“定”等方式,对项目方案逐一过堂,保证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校准实施“方向标”。按照五种类型分层推进、五个项目重点扶持、五大典型示范引领的思路,分类施策、精准指导,建立“月度交流、双月通报、季度观摩”工作机制,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实。打造利益“共同体”。围绕“共同富裕”目标,以“两社”联动为载体,党员干部主动参股、带头示范,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变“要我入股”为“我要入股”。
强支撑,点燃改革“引擎”。创新金融支持。针对资金缺乏问题强化金融支持,携手农业银行创新推出“惠农E贷”服务品牌,对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信用评估、无担保、无抵押贷款服务,累计授信3500万元,实际发放贷款2000万元。创新人才支撑。强化与泰州学院、扬州大学、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泰州市农业科学院开展产学研项目4个,在农旅融合、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等方面,为“两社”联动项目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创新政策保障。建立配套激励保障机制,做好区域品牌共用、集中营销,从市场端帮助合作社解决农产品销售瓶颈,有效降低市场风险,开拓市场空间。依托镇“三项机制”联合受理分中心,加大容错纠错力度,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合理规避政治、资金“双风险”。(王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