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姜堰:“三新”模式引爆654万客流
当传统乡镇大集邂逅非遗文化,当夜间经济点亮文旅融合新场景,当数字零售与首店经济碰撞出创新火花——泰州市姜堰区正以“新大集、新服务、新场景”为笔,绘就一幅三水大地消费升级的鲜活画卷。
新大集百花齐放
乡村特色独具魅力
今年夏天,姜堰区“姜湖大集”迅速蹿红,成为线上线下热议话题。溱湖簖蟹、梁徐牛肉、大伦羊肉、三水菌菇、俞垛贝贝南瓜……“十三太保”特色美食大比拼。“姜湖大集”精准对接城乡需求,将看似寻常的农贸交易演变成农产品出村进城、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关键枢纽,实现了服务下沉与资源上行的双向流动。

13个镇街纷纷结合乡村特色产业、传统手工艺及非遗项目,精心打造一系列“乡镇优集”。娄庄镇“烧烤大会”、淤溪镇音乐集市人头攒动、格外吸睛;三水街道陆庄社区举办“融通服务大集市——鲁班庙会”,“一站式”集结政务咨询、健康服务、非遗体验;溱潼镇、白米镇通过“村BA”篮球活动,打造“集市追赛事”模式,实现体育、文化、农业与商业的多维联动。

当赶集成为集“购销商品、体验文化、享受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其凝聚人流、激活乡村的能力便成倍增长,也为农产品持续“出圈”营造了良好生态。
新服务多彩多姿
夜间经济焕发生机

非遗、手作、小挂件、棒球帽、NFC饮料……一个个创意摊位前,游客川流不息。当夜幕降临,古罗塘文化街区长巷升腾起人间烟火,溱潼古镇青砖黛瓦浸润着江湖侠气,鹿鸣街上,外地游客遥望星河,砖雕拱门下,汉服少女与武侠少年摩肩接踵。

如今,姜堰区通过商文旅体农融合、政策松绑及场景创新,构建起“食、游、购、娱、体”五位一体的消费服务体系,使商圈“夜经济”玩出花样。溱湖旅游景区《一梦到溱湖》项目吸引大量夜间游客,配套餐饮、汉服租赁等二次消费收入占比超三成。新地标“三水之环”再度升级,链接相关资源,举办荧光夜跑、“享你的夜”城市音乐会等活动,重磅打造“姜湖宴”文化品牌,培育“演艺+美食+游乐”的消费生态,点燃夜间经济。
新消费场景创新
数字零售活力十足

今年上半年,姜堰区首店经济再添爆款:“辛香汇”入驻三水广场,助力区域商业能级再提升,为该区消费者带来全新美食享受。姜堰区商务局负责人表示,城市首店为年轻消费群体注入新活力,力争年内再引进3家以上具有市场引领力的首店品牌。

姜堰区积极建设数字商圈,精细管理保障高效运行。资源整合“零浪费”,通过“一码通”系统串联“姜湖宴”50多户商家及13个镇街专场,打造电子化结算系统,直接营业额超110万元;按需调配节目资源,打破经营时段壁垒,引入早市商品,推行商户注册“一站式”服务,执照实现半天内下发。
“三新”活动同步开场
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9月17日,2025年“新大集 新服务 新消费”全国县域商业消费季启动仪式(东部分会场)暨“泰享消费・游购姜城”系列促消费活动将在姜堰区“三水之环”盛大开场。

17日至20日,姜堰区将以“姜湖宴”为核心载体,融合县域消费、外贸优品、苏品苏货、非遗文化、体育赛事等元素,构建“可品味、可游玩、可记忆”的沉浸式消费场景。正是凭借其创新的模式、显著的成效和可推广的示范价值,“姜湖宴”现场成为此次国家级活动的重点分会场。
“姜湖宴”呈现“新大集、新服务、新场景”,模式新颖,成效务实,将“人气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将成为拉动内需、促进增长的有效“新引擎”,催热姜堰区三产服务业。

上半年,全区接待游客约654万人次,同比增长15.26%;实现旅游收入约38.6亿元,同比增长27.81%。游客集聚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全区限额以上住宿单位营业额1.77亿元、限额以上餐饮单位营业额4.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1%、21.2%,增速均居泰州市首位。(王宝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