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垛:三诊三治解三难
(记者 王清 见习记者 刘宇欣)走进俞垛镇便民服务大厅,窗明几净的环境、整齐有序的布局让人耳目一新。而在此前,大厅的窗口规划与人员配置曾存在明显“痛点”:部分同类业务窗口分散不同区域,群众常常为找对窗口多跑路;同时,工作人员分配不均衡,固定在岗人员偏少且业务分工过细,导致办事效率受影响,给群众带来不便。针对这些问题,俞垛镇迅速行动,推出系列优化举措,切实提升政务服务体验。
俞垛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费蓉蓉说:“我们主要从窗口布局、人员培养和机制保障三方面发力,将市场准入窗口统一调整至东侧大厅,同步实行人员统一管理,让群众办理同类业务不用多跑路;优化人员结构推进‘全科窗口’建设,目前已充实3名人员开展多窗口轮岗学习,重点培养‘全科窗口’专职人员,夯实前台受理能力;在‘全科窗口’落实AB岗制度,遇到业务繁重时,后台审批人员集中力量攻坚,确保服务高效不间断,切实为群众办事提供便利。”
除了优化政务服务,“巡诊家家到”还重点关注外来务工家庭的民生需求。今年2月,四川凉山彝族青年沙马日吉夫妇带着4个孩子来到俞垛镇琉璃瓦厂务工。本想安稳扎根,可孩子们“上学难”的问题成了燃眉之急。俞垛中心小学得知情况后,立刻开通入学“绿色通道”,不等手续办齐,先让老大顺利升入六年级、老二进入三年级,第一时间帮这个外来家庭卸下心头大石。后续“巡诊”跟进中,教师又发现两个孩子因教材差异、上学间断导致成绩落后,随即制定帮扶方案。俞垛中心小学负责人介绍:“学校成立以两名班主任为组长的帮扶小组,这两个孩子在学习、生活习惯上都有所进步。今后学校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孩子们的关爱工作。”
消防安全同样是“巡诊家家到”的重点排查领域。此前,工作组发现部分村微型消防站存在器材杂乱、维护缺位等问题,俞垛镇立即联合消防救援部门整改。如今各村微型消防站专门划定的器材存放区内灭火器分区立放、水带卷叠整齐、应急装备分类陈列,每类器材旁都贴有使用说明和标识,地面干净无杂物,应急通道畅通无阻。该镇还建立“每日检查、每周排查”制度,值班人员每日核对器材状态、每周全面检修,确保器材随时待命,为基层消防安全筑牢“第一道防线”。俞垛镇综合行政执法和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王剑说:“我镇按照区下发的《关于村微型消防站试点建设》文件要求,指导各村完善微型消防站管理制度,配齐站点执勤装备;同时与溱潼专职消防站配合,对各村微型消防站进行拉练,手把手指导装备使用,确保突发情况时能够‘拉得出,打得响’,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从政务服务“少跑腿”到外来家庭“稳扎根”,再到消防安全“筑防线”,俞垛镇“巡诊家家到”活动把群众需求放在首位。该镇将巩固“巡诊”成效,聚焦更多民生领域痛点、难点,以更精准的整改、更贴心的服务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有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