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10月25日
新闻详情-首页

区教育系统举行“111”人才服务日暨名师工作室与学校学科组结对共建活动

2025-09-23 10:46:35 姜堰新闻网

(记者 李明钰 通讯员 钱佳俊)9月18日,区“111”人才服务日活动暨名师工作室与学校学科组结对共建活动在淮海小学举行,区教育局班子相关成员、全体教研员、相关学校校长(园长)、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及学科组代表等参加。

区教师发展中心培训部主任王益明汇报了名师工作室近年来的发展成果,并对“工作室+学科组”结对共建机制进行了详细解读。

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申海峰指出,结对共建,核心是“建”好工作室、“融”进学科组,目的是破解优质资源不均衡、教师专业成长瓶颈、教科研与课堂脱节等现实问题,真正让教育人才服务课堂教学、服务学生成长、服务学校发展。

以“融”定向,把“名师势能”化为“学科动能”。要融“理念”于引领,不做“技术指导者”,要做“教育理念传递者”,既要学会“形似”的教学方法,也要点燃教师“神至”的教育热情;要融“创新”于实践,不做“理论宣讲者”,要做“教学改革试验者”,要树牢“无创新不工作”理念,找准“课堂效率”“学生参与”“思维创新”等小切口,做好教研、教学范式的提炼总结,推动成功经验从“雏形化、模块化”走向“模式化、范式化”;要融“实干”于全程,以“师徒结对+共研共备+同课异构”的融合模式带队伍,推动实现“一人带一组、一组带一片”效应。

以“融”破局,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突围”。要以“空杯心态”融“新知”,破“经验固化”之困,既要主动拥抱AI技术,也要把握好“技术使用的度”;要以“实践闭环”融“新法”,破“学用脱节”之困,要带头督促学科组教师“试、改、优”,把从工作室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优化成适合学校的教学模式,避免“学归学、用归用”;要以“协同生态”融“团队”,破“单打独斗”之困。

以“融”固本,不做“甩手掌柜”,做“坚实后盾”。要“融全”资源保障,不搞“碎片化支持”,构建“物质+平台+专家”的立体化体系,为工作室与学科组的深度协作提供全面支撑;要“融准”激励机制,不搞“大锅饭奖励”,让“共建成果”和教师的成长、待遇直接挂钩,更加侧重于“团队奖励”,让“抱团干”比“单打独斗”更有甜头、更有盼头;要“融暖”文化氛围,不搞“两张皮共存”,让工作室和学科组“心往一处想”,防止“表面客气、私下疏远”现象。

最后,申海峰以“势如破竹”成语的由来,勉励大家要勇当“执刀人”,争做教育的“工匠”,找准学科组在“课堂改革、方法固化、成果转化”上的“竹节”,让名师的“光”照亮更多教师,让教育的“光”照亮更多成长,为姜堰教育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好老师,打造更多“有特色、有质量、有活力”的好团队,共同书写“全省领先、人民满意”活力教育新篇章!


35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