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11月20日
新闻详情-首页

江苏姜堰经济开发区:“人才之家”让人才和企业双向奔赴

2023-03-31 10:01:05 姜堰新闻网

“‘姜’遇良才‘钱兔’似锦”人才之家迎元宵,青年人才观《满江红》、创满“姜”红,组团赴湘、赣、粤等地开展人才项目合作对接……今年以来,江苏姜堰经济开发区紧扣创新驱动引才聚才实招频出、成效斐然。

去年,姜堰经济开发区提档升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投资100多万元新建“筑梦三水•人才之家”,设立“五大中心”:招才引智运营中心、项目孵化中心、活动中心、一站式服务中心和信息交互中心。“引才市场化、资源清单化、服务集成化”三份“看家宝典”,构建“人才+项目”快速落地通道,精准推动产才融合,实现了人才和企业双向奔赴。

引才市场化。“人才之家”聚焦企业与人才双方的“需”和“求”,信息交互中心集中展示“2+1”产业50家重点企业规模、荣誉、产品、效益等信息资源,亮明急需人才具体待遇与发展空间,并发布至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项目孵化中心承载人才创业,策应初创项目融资路演、展览展示、会务洽谈、政策申领等需求,累计服务全区3个国家级人才项目、8个省双创项目、16个市双创项目,提高了人才初创项目存活率。招才引智运营中心承载人才就业,运营单位牵头18家入驻机构,借助市场化手段从徐州、常州等地招引500多名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签订毕业即就业合作协议,壮大企业蓝领力量。

资源清单化。“人才之家”发挥“一站式服务中心”、“人才服务专员”优势,拓宽企业、人才沟通渠道,延长人才服务链。开列政策清单,整合市、区、园区人才政策,编制《图说人才政策一本通》,对应企业、人才、人才专员和服务机构分类解读,设置二维码与示意图,让所需各方看懂会用。开列资源清单,整合园区水、电、气、土地、厂房等创业资源,公布存量、层高、面积等详细信息,标注资源参考价格与联系方式,便于人才快速量身定制项目落地方案。开列服务清单,全面整合分散在园区各部门的36项服务资源,倾注人才创业服务、生活服务等方面,细化服务流程,优化服务标准。

服务集成化。园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落实服务集成化。“一个窗口”集成服务,一站式服务中心3名专职人员坐班受理,一站办理一站答复,让人才线下业务最多跑一次、线上业务不要跑一步。“一支队伍”拓展服务,建立以园区人才助理、驻厂专员、企业人才专员为主体的专业化服务队伍,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政策信息、投融资对接、财务咨询等延伸服务,畅通人才服务“最后一米”。“一套班子”跟踪管理,园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督促各部门实时处理、限时办结,并协调办理重点难点问题,定期通报办理结果,办理效果与考核挂钩,形成服务“闭环”。

姜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负责人吴健说:“‘人才之家’成立之前,一个人才项目从信息洽谈到申报成功,周期要达1年,成功率不足10%”。“人才之家”升级后,科创型人才项目走“高速”,涌现出太平洋精锻王新云双创团队、新基线张金会等一批双创项目,整个流程不超过3个月,太平洋精锻2022年两次成功申报了国家级人才项目。

引才更需留才。搭建“高而尖”科创平台,投资近2亿元的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泰州赛宝工业技术研究院等园区科创平台,吸引100多名青年高层次人才入驻。截至目前,园区新增省级平台3家,联合创新中心2家,吸引5名国家级人才来此创新创业,海外人才较往年增长47.6%,青年人才同比增长25%。高标准打造邻里中心、人才公寓,完善“拎包入住”服务模式,全年预计新增高标准人才公寓230套以上。打造青年人才“相约周末”活动品牌,组建人才服务联盟,为高层次人才量身定制健身、交友、团建等个性化服务,拓宽人才朋友圈,打造以才聚才的“青年强磁场圈”。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人才之家”形成“人才磁场”,让人才和企业双向奔赴,凝聚创新动能,促进了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去年,泰州中来光电承担的“高效N型TOPCon(隧穿氧化钝化)双面光伏电池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批省“揭榜挂帅-双碳项目”,获得专项资金2000万元。这得益于引进新加坡的陈嘉和杜哲仁、韩国的沈承焕3位外籍博士,他们带领团队攻关,突破光伏转换效率26%的瓶颈,产业化后年销售2GW电池及组件,预计新增销售收入30亿元、利税1.5亿元,带动本地就业500余人。截至目前,姜堰经济开发区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9家、省专精特新企业28家、培育登陆各类资本市场企业7家,人才承载水平不断提升。 

今年以来,姜堰经济开发区已举办“春风行动”、“人才专员 堰上带岗”两场大型线上线下招聘会,144家企业发布就业岗位7000多个,达成就业意向2809人次。姜堰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郑晓璐表示:“下一阶段,我们将继续优化服务质效,高水平运营‘人才之家’,计划全年开展招才引智外出招聘活动8场、网络直播带岗50场、招引大专以上学历4000人、解决就业人员10000人。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加快引进高端人才,确保年内新申报国家级人才项目30个,新引进高层次人才150名以上。” 

(王宝华)

泰州市姜堰区融媒体中心 

73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