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各地各部门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热潮①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胜利完成“十四五”主要目标任务,进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指导“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议》稿的说明和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定向领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南和重要遵循。
连日来,姜堰各地各部门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坚决扛起“走在前、做示范”的使命担当,确保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姜堰落地扎根、见行见效。
区委宣传部
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组建区级宣讲团和镇街(系统)宣讲分队,将“全会课堂”搬到口袋花园、健身广场等地,运用情景剧、方言韵白、三句半等“理论+文艺”形式,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形式开展集中宣讲和分众化微宣讲,把全会精神讲清楚、说明白。策划“理论政策面对面”学习宣讲活动,举办“发展路上讲思政”主题活动,依托“及时语”直播矩阵打造“全会速递”,推出“新思想我来讲”“我们的发展之路”系列理论融媒作品,及时准确宣传全会精神。开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专栏,深刻阐释全会精神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入挖掘各地各部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思路举措、实践成果,推出反响报道、深度报道、评论言论、专题访谈等融媒产品,深化“数里行间·看姜堰”工作品牌,加快媒体融合发展,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统筹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深化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茉莉花开”文化直通车、“读城”系列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全区文化产业事业繁荣发展。
民政局
构建分层分类救助体系。常态化开展低收入人口需求摸底,动态调整救助措施。完善救助“一事一议”制度,针对重病、重残、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会同医疗、教育、住建等部门实行“一次申请、联动救助”。扩大临时救助覆盖面,简化审批流程,开通“绿色通道”,确保救助及时到位。全面实施养老五大行动。“爱心助餐”行动,开展农村助餐配送服务试点,确保有需求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助餐全覆盖;“暖心助浴”行动,保障高龄、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集中助浴和上门助浴;“安心居家”行动,全面推行常态化、市场化居家适老化改造服务;“省心照护”行动,创新探索失能老人“家庭照护床位+站点康复+喘息式日托”全场景、整合式服务;“放心出行”行动,推动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改造。持续优化民政公共服务。分领域培育重点社会组织,以等级评估驱动治理优化,开发切口小、见效快的公益创投项目,形成社会组织特色品牌。推行“村墓镇管”,夯实公墓“三清四有”管理制度,逐步推进多元化殡葬设施建设。持续做好婚姻登记“全国通办”、“异地调档”服务,打造青年交友基地,倡导简约适度的婚俗新风尚。
司法局
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会“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重大原则、重大战略任务等,牢牢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聚焦“十五五”发展目标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全会关于法治建设的部署要求,统筹研究谋划“十五五”时期法治姜堰建设重点工作,强化统筹协调,高标准启动“九五”普法,深化法治建设成效。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优化产品供给,增强法治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效能。站稳人民立场,提升矛盾纠纷化解、特殊人群管理工作质效,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全面从严管党治队,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司法行政队伍,为推进“十五五”时期各项任务提供坚强保证。
水利局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治水兴水的定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服务大局,做优水规划。科学编制“十五五”水利发展规划,周密做好全区水网规划,持续推进水域保护规划,扎实下好全区水利“一盘棋”。系统治水,扮靓水名片。锚定“康养名城 活力姜堰”发展定位,实施一批重点水利工程项目,计划建设农村生态河道28.91公里,综合整治河道68条,进一步擦亮“水韵姜堰”名片。深化改革,拓展新成效。继续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农业用水权改革,推动“姜堰模式”迭代升级、始终走在前列。勇挑大梁,勠力拔头筹。锚定“万元GDP用水量”“再生水分类利用”“幸福河湖建设”三项高质量考核指标力争全市第1,确保Ⅱ类地区第1的目标,夯实基础,厚植优势。
市场监管局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擘画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姜堰区市场监管局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切实把全会决策部署细化为市场监管工作具体举措。全力服务强大国内市场建设,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破除市场壁垒,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市场环境。坚决守牢“三品一特”安全底线,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构建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监管体系,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高效能监管,发挥知识产权、质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要素引领作用,引导各类经营主体提升发展质量、加快转型升级,助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