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10月30日
新闻详情-首页

泰州姜堰:电子秤“数字赋码”,守护市场公平交易

2025-10-30 11:03:53 姜堰新闻网

近日,泰州市姜堰城区光明市场的鲜肉销售区内,居民杨成年走到商户摊位前,掏出手机扫描了摊位上电子秤的二维码。屏幕上立即显示,这台秤于2025年7月24日刚完成检定,有效期为一年。“以前买菜总怀疑秤不准,回家还得复秤。现在扫码就能查检定信息,再也不用操心短斤少两了!”杨成年笑着说。

秤上的二维码,就是诚信经营的“身份证”。 光明市场负责人徐斌介绍,市场内30多家经营户的摊位上,如今都摆放着贴有专属二维码的电子秤。消费者只需用手机对准二维码,电子秤的出厂编号、检定时间、交易场所、检定结论等信息便一目了然。

小小二维码,能实现多重作用。它不仅可以杜绝“鬼秤”乱象,保障消费者权益,还方便群众监督公平交易,同时也为行政执法人员开展监管提供了便捷工具。

今年以来,姜堰区针对“缺斤短两”这一民生痛点,推行农贸市场电子计价秤“强制检定+数字赋码”管理模式,从源头规范计量行为。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23家农贸市场的1317台电子计价秤的检定与赋码工作,实现了全覆盖。

今年年初,姜堰区组织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对全区登记在册的农贸市场贸易结算用电子计价秤进行了摸底建档,并落实年度周期强制检定。通过上门集中检定、设置便民送检点等方式,确保每一台在用电子秤都纳入监管范围。在检定合格的基础上,每台电子秤都被赋予唯一的二维码“数字身份证”,关联秤具型号、检定信息、所属市场及商户等关键内容。同时,所有赋码秤具信息均录入“江苏省重点管理计量器具检定监督管理系统”,实现监管模式从传统人工巡查向数字化、可视化转变,为精准执法和动态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如今,消费者购物时只需扫码即可快速验证秤具是否合规、是否在检定有效期内,还能对商户的经营行为进行满意度评价。这一举措将专业计量监管延伸为全民可参与的社会化监督,有效推动商户诚信经营,筑牢市场公平交易的“计量防线”。

电子秤“数字赋码”看似是小举措,实则是守护民生公平的“大文章”。姜堰区以群众最关心的“秤准不准”为切入点,用数字化手段打通计量监管的“最后一公里”,既让消费者买得放心,也为诚信商户营造了公平环境。下一步,姜堰区将持续深化“数字赋码”管理成效,定期核查赋码秤具信息,确保“一人一秤一码”精准对应,杜绝违规替换秤具等问题,推动监管范围从农贸市场向商超、便利店等民生消费场景延伸,逐步实现重点贸易结算计量器具的全覆盖。(钱宏斌 汪盛 杨杰)

38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