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11月04日
新闻详情-首页

人人都是“生态合伙人”——姜堰的绿色发展叙事

2025-11-04 08:35:18 姜堰新闻网

“这五年走在路上,感觉绿色越来越多啦!”面对镜头,不少市民如是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为区域发展指明生态与经济协同并进的路径。“十四五”以来,我区始终将“两山”理念贯穿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在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的深度融合中,让绿色成为城市发展最鲜明的底色,而不同群体的亲历与践行,正是这一理念落地生根的生动注脚。

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裕软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国家绿色工厂”为基,从绿色原材料采购、清洁工艺革新到废弃物循环利用,收获市场认可,产品远销多国,获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工程师顾浩说:“我们打造的管道能用于污水处理、清洁能源领域,守护环境让工作更具价值。我们践行‘两山’理念,就是严把质量关、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用心做好每根管!”管理层更以战略定力锚定方向。董事长黄裕中明确:“公司未来将笃定生态优先之路,以高水平保护倒逼转型升级,以高质量发展实现双效双赢,为泰州生态建设贡献民企力量。”

“‘两山’理念不是远在天边的理论,而是藏在社区每寸土地里的日常。”天目山街道工联社区见习“村官”张文翰的话道出基层践行生态理念的真谛。他和同事们化身“生态管家”,每周上门普及垃圾分类技巧,牵头改造老旧小区闲置空地,实时监测沟渠水质。这些看似细碎的举措,让“生态优先”融入社区肌理,既改善居住环境,更凝聚居民共建共享共识,以基层治理的“微实践”,筑牢城市绿色发展的“大根基”。“对基层工作者来说,践行‘两山’理念不用贪大求全,做好每件‘小事’就是关键!”张文翰直言,他通过垃圾分类宣传督导、推动商户减塑、引导居民养成绿色习惯,用点滴行动为我区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根基。网格员杨凯深有感触:“我的工作就是把生态责任‘织’进网格,巡查时盯紧环境问题、第一时间处置,入户时普及绿色知识,用脚步让‘两山’理念走进居民生活、成为日常习惯。”

在区励才实验学校,教师以教育为桥、行动为笔,让生态意识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教师深耕学科融合,语文课品读绿色散文,科学课开展水质检测,美术课以绿植为素材,将生态知识转化为可感体验。八年级副主任任莹直言要当好生态教育“播种人”:“我把环保融入课堂,带学生探水质奥秘,更以低碳为范,让理念经教育浸润成行动自觉。”学生以行动践行担当,成立“环保小分队”清理垃圾,发起“低碳打卡”记录日常,参与“溱湖生态研学”见证湿地保护。八年级学生杨欣晨则表示从点滴做起,钻研学科生态知识,坚持节水节电,和伙伴开辟“环保种植角”,在亲近自然中坚定守护“绿水青山”的信念。

从企业车间里的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到基层工作者走街串巷的环保宣传,再到青少年群体的日常低碳行动,我区正以全民参与的实践,让生态保护从政府主导的战略部署转化为个体的自觉行动,构建“人人都是生态守护者、人人都是发展受益者”的良好格局。

如今的姜堰,生态红利持续释放,产业转型蹄疾步稳,民生福祉不断增进。从溱湖湿地的群鸟翔集到城区绿道的绿意盎然,从企业的绿色生产到群众的低碳生活,“两山”理念已深度融入城市发展血脉,为我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动能。

34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