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徐街道“厂中厂”整治催生千万元级新项目
(通讯员 宏斌 高一帆 夏燕)连日来,梁徐街道双登科工园内,泰州市蓝天塑料制品厂新扩建的3300平方米厂房里一派繁忙景象。机加工区域,5台大型智能化注塑机轰鸣运转,员工按键操控机器高效作业;南侧焊接区,数台激光焊接机整齐排列,机械臂在操作下精准悬停,白光与蓝雾交织中,工件留下光滑无缝的焊痕。“还有几台吸塑设备即将到场安装,新厂房设备投入五六百万元,全部投产后年新增产值超1000万元。”厂长杨树军难掩欣喜。
蓝天塑料制品厂2007年成立,初始厂房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是双登集团的配套供应商,主营塑料制品、电池外壳及零配件生产销售。“过去一直受限于厂房面积,扩产计划迟迟无法推进。”杨树军坦言,今年街道开展的“厂中厂”整治行动,为企业带来发展转机。
原来,该厂南侧紧邻的泰州品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姜堰区申通快递服务有限公司梁徐分公司,均租用双登集团厂房,总面积约9000平方米。其中,品悦环保堆放回收的废旧金属,切割分类环节存在安全隐患,一旦起火,极易引燃隔壁快递公司堆积的易燃包裹。“作为邻居,我们日常生产总是提心吊胆,多亏整治行动清退这两家企业,不仅彻底消除安全隐患,腾出的空间也让我们得以扩产,低效用地终于换成高效项目。”杨树军说。
在蓝天塑料制品厂新厂房南侧,6700平方米的闲置厂房正加速改造。宽敞明亮的厂房内,绿色地面光洁平整,村民曹福进正在擦拭浮尘。“厂房层高约9.5米,隔墙全部采用阻燃材料,方便后续搭建封闭式无尘车间。”曹福进介绍,9月份他就随施工队进场装修,11月份启动设备安装,预计年底前可投产,“在家门口找到这样的好工作,心里特别踏实。”
“‘厂中厂’整治腾出的不仅是‘隐患用地’,更是发展空间。”梁徐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和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洪志强介绍,街道主动为出租方牵线搭桥,精准匹配优质企业,既解决蓝天塑料制品厂的扩产难题,还成功引进森雨电子项目落户。
森雨电子投资人林森表示,此前他在外地办厂,因业务拓展急需扩大生产,考察多地后最终选择这里的闲置厂房,“不仅省去征地建厂成本,更重要的是,产品可供应双登科工园企业,顺利融入稳定产业链。”据悉,该企业计划投资5000万元购置高端设备,建设自动化生产线,生产电子零配件,预计年底投产,年开票销售可达7000万元,亩均效益将实现成倍增长。
“‘厂中厂’整治不仅帮我们卸下安全包袱,更让低效土地‘变废为宝’。”双登集团相关负责人感慨,此前出租厂房时未明确安全责任,导致管理乱象丛生。此次整治既“治乱除患”,又美化园区环境,企业租金收益增加50%,更助推双登科工园企业向智改数转网联的“新赛道”加速迈进。
“厂中厂”安全隐患整治是守住安全生产底线的关键。今年以来,梁徐街道聚焦“厂中厂”管理乱象,以把脉问诊、安全护航、腾笼换鸟三招精准破题,既啃下安全隐患“硬骨头”,又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第一招“把脉问诊”精准找症结,针对“厂中厂”出租方“只租不管”、隐患隐蔽性强等问题,开展“拉网式”排查,并召开“厂中厂”集中约谈会,向出租方、承租方“面对面”反馈问题,明确双方安全责任边界,通过“签字确认、限期整改、跟踪问效”的闭环管理,倒逼责任落实。第二招“安全护航”靶向除隐患,针对双登园区的重大隐患,街道创新“专家+部门”协同指导模式,为企业量身定制整改方案,并开展“厂中厂”“先评后租”试点,规范租赁行为,防范违法违规出租。第三招通过“腾笼换鸟”,推动蓝天塑料制品厂扩产、森雨电子落户,实现“安全与发展双赢”。
“三招联动破解‘厂中厂’治理难题,既消除安全隐患,又推动‘低效用地’向‘高效产业’转变,真正做到安全与发展‘两手抓、两手硬’。”梁徐街道党工委书记毛贤惠表示,“梁徐街道将持续巩固‘厂中厂’整治成果,建立常态化巡查监管机制,推动治理从‘治标’向‘治本’转变,为街道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