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11月18日
新闻详情-首页

区教育局精准治理校园周边环境

2025-11-18 14:55:03 姜堰新闻网

(记者 李明钰 通讯员 钱佳俊)校门口的“小环境”,关乎师生的“大安全”。区教育局下足“绣花功夫”,精准治理校园周边乱象,用扎实行动换来家长的放心、学生的安心,托起孩子们“稳稳的幸福”。

聚焦难点堵点,疏通进校“最后一米”。作为城区学生最多的学校,康华小学过去上放学时段,人车交织,拥堵频发。区教育局聚焦堵点,联合交管部门开展实地调研,将校门口机动车道护栏向人行道内延伸并设置防护桩,形成“一米安全通道”,实现人车分离,快停快走,有效提升校园周边的交通秩序与安全水平。从康华小学的“一米安全通道”到淮海小学的“通学丝带”再到凤凰园小学的“爱心斑马线”,各校因地制宜进行交通流线设计,一系列“小手术”解决了“大堵点”,让学生上放学路上更安心、更顺畅。

升级就餐环境,守护舌尖上“幸福体验”。中午十一点,实验初中大门东侧护学空间里已经有不少家长在等待学生就餐。近年来,随着生源增长,有个性化就餐需求的学生日益增多,校门口“游击就餐”“将就就餐”的现象让家长揪心、学校闹心。面对这一现实关切,区教育局联合街道多次赴学校实地调研,将校门东侧老旧车棚拆除,重建为集餐吧、书吧和车辆存放于一体的多护学空间。南苑学校在校门口设置了配备桌椅和照明灯的“爱心小屋”;第四中学联合一墙之隔的便民服务中心和酒店,开辟专门的学生及家长就餐休息区……区教育局不搞“一刀切”,而是在试点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观摩,逐步推行。中小学因地制宜,一校一策:资金不够,就联合街道、找寻爱心企业助力;场地有限,就鼓励学校挖潜。针对家长提出的问题,区教育局收集一条、解决一条,让服务跟着需求变。

整治流动摊点,营造清净“校园周边圈”。“最明显的就是路变宽了,干净了!门口清爽多了,爸妈开车来接也方便。”罗塘高中高二学生吴心语的话,道出了流动摊点治理后的直观变化。区教育局坚持“疏堵结合”,让曾经的“堵心路”变为家校之间的“舒心道”。划定19处临时疏导区,在学校周边布设智能监控设备,引入流动摊点违规经营AI识别算法,积极探索智慧化监管新路径。同步实施“打分评比”机制,有效激发摊主自律意识和参与积极性;同时,强化部门联动,赋能学校“吹哨权”。一旦发现违规设摊等问题,立即向城管、交警等部门“吹哨”。相关部门在30分钟内响应并处置,推动各校举一反三,实现共查共治。

从交通疏导到就餐环境升级,从护学空间改造到摊点整治,我区以“校门口”为切入点,推动校园周边治理从单一保障转向综合服务。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不仅提升了教育民生温度,也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写下了生动注脚。


34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