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姜堰新能源之路......
发展“四新”产业是践行“工业强区”战略的“引擎”,新能源作为我区“四新”产业的“龙头”,是国家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肩负着我区产业发展和经济提升的重担。
大唐热电
大唐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区央地合作的示范项目,也是清洁能源项目的典型代表。

该公司于2016年落户我区,积极推进两台18万千瓦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项目建设,设计年发电量18亿千瓦时,供热能力每小时200吨,2017年8月实现“双投”。

投产三年多年以来,大唐泰州公司累计实现发电量55亿千瓦时,供热量160万吨,工业总产值30亿元,每年实现利税近亿元。
大唐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 蔡洪武:
一是积极推进姜堰二期项目建设,准备建设2台460MW的大型调峰燃气发电机组,计划投资30亿元人民币,争取在十四五期间纳入省能源发展规划,并力争开工建设。
二是在新能源发展上,积极推进已备案的10万千瓦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取得江苏省电力公司消纳意见函,力争早日实现光伏项目开工建设,并积极寻求开发新的光伏项目资源。
三是积极与姜堰区经济开发区政府合作,打造冷热电一体的综合能源服务基地。
四是在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允许的情况下,寻求开发内陆风电的机会。这些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以为地方政府增加工业产值超过30亿元,实现利税3亿元。
中来光电
我区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资源禀赋不仅引来了央企这样的“大块头”,也吸引了一批行业“单打冠军”落户。

中来光电作为光伏太阳能产业领域的佼佼者,2016年来我区投资兴业,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刷新了当年我区项目建设投产的速度,成为全球首家量产N型单晶双面电池的企业。投产4年多来,由于技术进步带来光伏发电成本降低,产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中来光电牢牢抓住机遇,先后追上了二期、三期项目,每年纳税销售以10%-20%的速度增长,销售总额从2016年落户时的1.6亿元,跃升至去年的40亿元。
泰州中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志锋:
在未来3~5年内我们会把产能进行充分扩张,从目前的2个GW升级到3.6个GW的产能。希望在整个“十四五”期间,我们的产能能翻几番,迎合光伏产业高速发展的趋势,我们要把我们的产能提升到20个GW甚至更多,产值超过两三百亿元。
双登集团
双登集团作为国内最大的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研制、生产、销售基地,牢牢占据我区新能源产业的“半壁江山”。

近年来,面对蓄电池行业洗牌和5G技术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双登集团致力转型升级,瞄准电动汽车、储能、通信等领域,重点发展锂离子材料、动力电池,先后投入新上了富朗特新能源等重点子项目,推动产业链上伸下延。

“十三五”期间,双登集团总产值突破115亿元,新能源领域投资总额超过5亿元。
双登集团总裁 杨锐:
各种利好叠加的有利因素也带来了更多机会,在新的一年,双登争取实现40%以上的增长幅度。
聚沙成塔
经济开发区作为全区新能源产业的主阵地,近年来将新能源作为我区地标性产业来重点打造,优化增量,提高技术含量,着力培育标志性产品和行业,加快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十三五期间”,经济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6%,工业开票销售年均增长超过10%,从2015年的130.4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231.7亿元,新能源产业发挥了“扛鼎”作用,2020年经济开发区新能源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16. 24亿元。
区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部部长 王华:
我们将进一步立足做强特色产业,凸现集聚优势,重点依托中来光电、双登集团等,以动力与储能电池、太阳能光伏为发展方向,致力打造千亿级光伏太阳能产业链“光谷”,着力破解我区光伏产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招引更多企业落户,推动我区光伏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力争五年内新招引5亿元以上项目50个以上。
“十三五”以来,我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工业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工业开票销售从453. 41亿元增长至714亿元,年均增幅达9.07%,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提升。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46家,开票销售过亿元企业达105家。

我区将围绕新能源这一核心产业,强化数字牵引和科技赋能,培植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把新能源产业培育成全区重要经济增长点,在“十四五”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