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11月15日
新闻详情-首页

网站首页 >   > 详情

百年传承|苏中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诞生地蒋垛,革命老区勃发新动能

2021-04-13 10:43:08 姜堰新闻网

蒋垛镇地处黄桥老区,位置相对偏僻,却积累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里诞生了原泰县地区第一位党员和第一个党支部,是苏中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诞生地,也是红十四军发祥地之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蒋垛苏维埃纪念馆每天人流如潮。在这里,可以倾听历史的回响,感悟信仰的力量。

村里建起红色苏维埃政府

蒋垛苏维埃纪念馆内,有一面“英烈墙”,上面第一个介绍的是孟致祥烈士的事迹。

孟致祥本是蒋垛集镇上的私塾先生。1925年,32岁的孟致祥结识了共产党员沈毅,接触进步思想,成为泰县(今姜堰区)第一位共产党员。1927年春,蒋垛溪河岸建立了泰县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中共蒋垛支部(隶属中共泰兴特别支部),孟致祥任支部长。此后,他常走村串户发展党员,在蒋垛广泛建立赤卫队、少年先锋队,有效配合了如泰工农红军的武装斗争。

1930年4月,孟致祥等人在蒋垛镇界河村成立红色苏维埃政府。1930年9月,国民党反动武装联合如皋、泰兴、泰县、靖江警察队围剿红十四军、破坏如泰地区党组织。孟致祥不顾个人安危,只身潜入敌占区,为党组织筹集活动经费,在蒋垛东南钱家荡被捕,受尽酷刑,坚贞不屈,1933年被折磨致死。

孟致祥走了,但他播下的红色种子不断生根发芽,一大批志士先后走上革命道路,当地为革命献身的烈士就有348位。

建成红色精神爱国教育基地

蒋垛苏维埃公园大门口,竖立着一块红色的标牌,党徽熠熠生辉,上面镌刻着“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苏维埃红色精神爱国教育基地”“泰州市铸魂之旅红色一号专线”“泰州市廉政文化旅游示范点”“中国共青团青年学习社”“巾帼党性教育基地”等一连串红色标识。

上世纪90年代,时任镇宣传委员钱鸿江四处奔波,征集全镇烈士及功臣人员的奖章、证书、纪念品、烈士遗物,蒋垛镇全体党员及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捐款,广泛筹集资金。2001年6月,苏维埃纪念馆落成,馆区建有纪念碑、纪念塔各1座、孟起安等烈士墓30座。

2018年4月起,蒋垛镇投资1400多万元修缮苏维埃纪念馆,拓园扩容,丰富内涵,再现历史,重拾记忆。2019年12月,占地75亩的蒋垛苏维埃公园建成,公园分苏维埃纪念馆区、党员组织生活馆区、烈士纪念瞻仰区、红色文化公园区、休息区等五大区块,同时配套生态停车场、旅游型公厕、亲水平台等。去年,红色文化公园区建起了浮雕、沿步道布置了红色教育碑文,并辟1800平方米墓区,将散葬域内的65位烈士遗骸迁此集中安放,修葺了革命烈士纪念塔。

如今,蒋垛苏维埃公园成为江苏省唯一的弘扬苏维埃红色精神的爱国教育基地。今年清明节期间,5000多名机关干部和青年学生前来缅怀英烈,感悟革命传统文化和红色精神,汲取奋进的力量。

红色基因勃发老区发展新动能

红色精神传后代,革命老区谱新曲。

近年来,蒋垛镇党委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并不断把红色元素融入到产业培育、旅游发展、城乡建设、乡村治理等各个方面,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

蒋垛镇许庄村党总支书记许德宏2003年上任时,村集体收入不足一万元。他发扬先辈留下的红色精神,带领两委会一班人,发动村民,平田整地400多亩;规划工业集中区,几年来共招引了40多家企业,其中亿元企业5家,去年开票销售12亿多元,撑起了蒋垛工业经济大半壁江山。

“红色基因是蒋垛人的精神原色,也是老区发展的不竭动力。”蒋垛镇党委书记仲剑说,该镇正竭力把红色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打造绿色新材料产业园,聚力培大育强产业集群,勃发老区发展新动能,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129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