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11月15日
新闻详情-首页

网站首页 >   > 详情

区县新闻丨姜堰:绘就乡村振兴“五彩”画卷

2021-05-13 09:00:55 姜堰新闻网

“五一”小长假期间,姜堰区溱潼镇湖南村“潼”享田园景区成为备受游客青睐的“网红”打卡地,许多家长带孩子来这里体验农耕农作。

这份旅游热让很多村民的生活也随之改变。在姜堰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湖南村致力发展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旅游产业兴旺、农民增收致富的乡村振兴之路,农耕、果蔬、渔趣等农旅板块让劳作惯了的老人们有了用武之地。

近年来,姜堰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聚焦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五大振兴”,绘就乡村振兴“五彩”画卷,2020年获评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全省第一等次、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目标管理一等奖。

农业“强”,强就强在产业。围绕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时代命题,姜堰区积极探索、创新实践,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标准、为农服务综合体建设等做法获评江苏省政策成果创新奖,家庭农场服务联盟模式入选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连续三轮入选江苏省农村改革试验区,今年更是入选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目前,姜堰已初步形成了姜堰大米、溱湖八鲜两大全产业链,桥头香菇、冯庄渔业、大安芦笋等一批规模集中连片、竞争优势明显的地域特色产业集群。老百姓喜笑颜开:“种田也很高大上,麦穗上也能结出金骨朵。”

在生态振兴上,姜堰创新推行“12345”模式,即抓住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一大难点”,把准生活污水和黑臭沟塘“两类顽症”,解决好厕所、道路、照明“三大问题”,提升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乡村绿化美化、公共服务、长效管护“四个水平”,摒弃乱丢乱倒、乱堆乱放、乱建乱搭、乱涂乱贴、乱埋乱葬“五种陋习”。该做法受到农业农村部、江苏省政府办公厅的多次推介,姜堰一举拿下全国村庄环境清洁行动先进县的殊荣,并受到江苏省政府的激励表彰。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姜堰区充分发挥党支部核心引领和先进分子的桥梁纽带作用,统筹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现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注重培育“好人文化”,累计创成全国文明镇村5个、省级文明镇村21个,累计上榜中国好人13人、江苏好人25人。

着眼破解乡村人才瓶颈制约,姜堰区致力实施培育“出色”“出类”“出彩”“出众”乡土人才的“四出行动”,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集聚“三水田园英才”助推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设立区级乡土人才发展专项资金,鼓励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乡土人才设立“名师工作室”,聘请专家教授、技术骨干担任乡村“发展顾问”“假日专家”“客座教授”,吸引1000多名在外乡贤能人返乡创业。

在组织振兴上,姜堰区积极推行“党建+”理念,将基层党建与农村发展相融共进、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统一,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在全省率先实施村干部专职化管理试点,启动“雁阵培育计划”,率先推行村干部职业资格认定,编制村干部专职化能力培养大纲和本土教材,相关做法得到了《人民日报》推介。

下一步,姜堰区将继续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弘扬实干之风,聚力在产业提质、项目培育、改革创新、乡村建设、乡风文明五个方面实现率先突破,奋力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

102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