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姜堰区:擘画乡村振兴满园“春色”
最是一年好春光,位于泰州市姜堰区的溱湖绿洲景区正迎来一批又一批的游客,草坪露营、菇菇部落等春游项目热度持续走高。溱湖绿洲不断延伸以簖蟹为主导的“产、加、销、游”产业链条,将十多年前简单的农家乐乡旅模式打造成现如今泰州首屈一指的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的休闲乡村旅游综合体。

今年以来,姜堰乡村特色产业实现“开门红”,现代农业产业园内,一辆辆货车排长队等待出厂;香菇园研发中心、姜堰大米品牌建设有序推进;中央厨房和预制菜等新业态风口热火朝天;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的延链、补链、壮链、优链正在全面开展。
姜堰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罗冬雷说:“今年全国两会强调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我们既备受鼓舞又深感责任重大,春种才能秋收,目前我们支持了一批稳产保供、科技自强、数字农业、绿色发展、产业融合、乡村建设标杆项目,全力以赴力争全年新开工1000万元以上项目2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个、5亿元以上项目1个。”

数字技术是产业振兴的硬核力量,姜堰借智慧农业蓬勃春风,全力支持龙头企业新上技改项目,引导和盈畜牧、仙岛农业、鸿程食用菌等重点龙头企业加快实施“智改数转”项目,持续提升农业科技含量。溱湖智能温室项目正在抓紧施工,将于6月全面投产,该项目配备了高水平无土栽培系统和精准环控设备,建成后将种植高附加值新品种果蔬,为全区设施种植业提供示范样板。今年,姜堰推出“4321”数字农业转型计划,即围绕“绿色稻麦、精品果蔬、特色水产、优质畜禽”四大产业,聚焦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三大主体,拓宽“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者下乡引流”两条渠道,争取突破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40%这一目标。目前,姜堰已建成省级数字农业农村基地4家,市级数字农业农村基地12家。

万象“耕”新,春忙正当时。姜堰全区已预备水稻秧池4875亩,其中集中育供秧面积4850亩,准备水稻种子205万公斤,春季农机“送检下乡”全覆盖。今年组建了由农业龙头企业牵头、联结紧密、资源共享、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产业化联合体,将农业龙头企业与经营主体有机结合,形成独立经营、共享发展的整体,实现产业联接、要素联接、利益联接,实现一体化经营,打造农业全产业链。

春色满园关不住,美丽乡村迎客来。“贯彻两会精神,我们农民就是要听党话、跟党走,把田种好,把农村建设好。”冯庄村党总支书记吴亚东介绍,“我们发动老百姓开展人居环境提升行动,让小院有花香,房屋有色彩,农村有颜值有气质。”走在姜堰农村小路上,农民哼着小曲儿,油菜花随风摇摆,春天的脚步轻盈自在,一幅幅乡村振兴实景图徐徐铺展。(沈祥星 曹艳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