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三水文苑
◆马军 那年岁,在读席慕容《七里香》,感受着绿树红花的篱前,挥手道别的凄凄;在读舒婷的《神女峰》,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膀痛哭一晚。那时候,汪国真还在说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那时候,我们还在青春,粮票还在用。 粮票只是寸
◆潘福平 小河的十月,载满生命的脐血。收获的季节,她一声啼哭来到了人间。正如那个古老的传说,添丁增口的家中灶膛红火,靑烟缭绕。 里下河的小河没有海的宽阔,总是清澈见底,绿色的水草随着水流不停地摇荡,多情的小河就这样以独有的风骚迎来这个新生命。 河
◆吉荣华 我在上海军医大学习期间上了一堂缓解压力的课。一位年过古稀的老教授拿着一杯水走进教室,面带微笑问道:“有谁知道这杯水的重量?”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猜测,从100克到300克,众说纷纭。老教授示意大家安静下来:“这杯水绝对重量并不
七律·踏歌古罗塘 ◆陸啸 吟诗赞美古罗塘,州界东陲富裕乡。 姜堰育才多俊杰,曲江载史聚豪强。 適翁狂草留篇少,龙士妙棋遗局藏。 喜见网屏征颂稿,欣逢贤达续华章。 徜徉北大街 ◆箫霖 绵绵三水汇罗塘,一片深宅藓印长。
童趣(摄影)高路
◆周桐淦 标题没有写错,关键词是“田埂·刷脸”。 刷脸,是时下的热词,进单位大楼刷脸入门,在商场购物刷脸消费,乘高铁已经试行刷脸进站,住酒店也可以刷脸登记。但在田埂上刷脸,你见过没有? 我见过了,而且,带着好奇体验了一把。 溱湖湿地公园实际上就
◆钱俊 这是我若干年前亲身经历的事,并不是刻意编撰,如今我还会时常想起。 每当从北向南经过白米镇三元路上的新河桥,我都会忍不住地回头朝西北角望上一眼。40多年前,我曾随父母到这里的一户丁姓人家做客,吃了一顿至今无法忘怀又无法复制的美味。那一天,在一棵
欢庆(剪纸)高霞
重 阳 ◆郁胜天 露白草犹青,香风落野亭。 轩窗闻细雨,寿客舞娉婷。 一夜金英老,半生故旧零。 登高谁共语,贝叶吐芳馨。 重 阳 ◆张彦 今岁又辞青,秋风过晚亭。 素娥方莞尔,金靥早娉婷。 插鬓茱萸老,餐英露水零。
◆戴永久 “你够曾吃”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城乡居民挂在嘴边上的见面语,后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逐步销声匿迹了,但是探究其产生、风行和消亡的过程还是很有意义的。 据老一辈讲,他们小时候也有人以“够曾吃”为见面语,不过大多是农村里的穷人。这些人整日为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