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三水文苑
朱蓉 溱潼实验小学 带着许久的期盼,踏进腊月二十的门坎儿。侧耳听去,年“踢踏踢踏”的脚步声已清晰。 俗话说:腊月里黄土贵三分。可采办年货的人依然络绎不绝,商场超市里到处都是拎着大包小袋的顾客。 那个中年男子耐心地陪着妻儿辗转于各个柜台,一家人笑意融
韩尹 港口学校小学部
西江月·咏春[词林正韵] 杨元展 梁徐中心小学 岁晚烟花照月,年来爆竹和云。张灯结彩酒甘醇。焰火通明日晕。 瑞雪纷飞盛世,红梅怒放新春。龙腾狮舞万民亲。国梦扬帆前进。
洪秀莲 南苑学校中学部 近来愈加感觉读书甚少,见识短浅,于是不太敢轻易动笔,防止露怯。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这个寒假,我有了些读书时间,读了不少东西,值得一记。 每天读几首宋诗,黄庭坚、苏轼、陆游等诗人的,尽管前面读了后面忘,但读的
朱春娟 东桥小学东板桥校区 当江苏还是天寒地冻之时,广州却依然温暖如春。因为佛缘,我来到广州,去白云山赴了一次心灵的约会。 近了,更近了,嚣闹的都市渐渐远了。碧波荡漾,林木葱茏……白云山,我来了。 拾级而上,满目青翠之色,树木自由地生长,花儿随意地
◆半盏 父母手上,我家是标标准准的耕读门户。父亲小时候读私塾,随后学医和行医,工作之余也陪同母亲侍弄那块栽种菜蔬的自留地;母亲一辈子在土地上劳碌,婚后因为父亲的帮助学会了认字和记账。不难想象,这样的成长背景带给我们姐弟四个的人生影响会是怎样的。 母
牡丹锦鳞(国画)潘宝洪
◆杨宝军 “除夕吃芋头,来年遇好人。”在我心中,最浓的年味就是家乡港口的美食——芋头。 很久以前,港口西北坊有个姓田的农民,他憨厚老实,乐做善事。都说好人有好报,可是田老汉运气一直不佳。有一次进城卖粮,想扯点布给孩子们做新衣裳过年,可是走到布店门口
◆潘龙杰 我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正逢物质匮乏的“三年自然灾害”,那时人们的温饱根本不能保证,过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吃的油,穿的稠”的生活是农村人梦寐以求的。尽管生活艰辛,父母还是会东借西凑,尽量保证我们兄妹五个比较体面地过年。 春节穿新衣
◆张彦 “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再老三。”在经济匮乏的年代,作为老三的我很少穿过新衣裳。“有钱没钱,洗洗过年。”虽然没有新衣裳,但母亲总会把我们收拾得干干净净。 那年正月初二是大表哥的结婚之喜。母亲照例带我们去吃喜酒。初二早上,母亲帮我们梳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