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谨防面瘫
冬季谨防面瘫
——对话姜堰中医院针灸教研室主任陈宁

专家档案
姓名:陈宁
职务:姜堰中医院针灸教研室主任
专长: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等疾病的针灸治疗,对头痛、脑血管疾病、面瘫等病有一定研究。
成就:撰有专著《医林传珍》1部,发表省级以上论文10余篇,“雀啄刺法治疗腰椎间盘膨出58例疗效观察”荣获泰州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雀啄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研究课题荣获泰州科技进步三等奖、姜堰科技进步二等奖。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二、三、五、六全天,周四上午
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见于冬季和夏季。针灸疗法治疗面瘫有其独特的优势,多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新技术的应用,广大医务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对面瘫患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日前,记者采访了姜堰中医院针灸教研室主任陈宁,请他谈谈面瘫的预防和针灸知识。
记者:面瘫有什么特点?
陈宁:面瘫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特点,常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患侧不能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颊;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而后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
记者:激发面瘫的因素有哪些?
陈宁:周围性面瘫病因病理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骨质的面神经管刚能容纳面神经,一旦有缺血、水肿,则可导致面神经受压。激发的因素可有各种方式的受冷、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和自主神经不稳致神经营养血管收缩缺血而毛细管扩张、组织水肿压迫。而神经的早期病变为水肿和脱髓鞘,严重者则有轴突变性。
记者:如何对面瘫进行针灸治疗?
陈宁:主穴:(1)足三里、腕骨;(2)风池、阳白透鱼腰、四白透迎香、地仓透颊车(均患侧)、合谷(双);(3)翳明、丝竹空透瞳子髎、下关透牵正(在面颊部,耳垂前0.5寸)、颊车透地仓(均患侧)、太冲(双)。第1组穴位左右交替使用;第2、3组交替使用,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配穴:风寒阻络配曲池、外关;风热闭阻配大椎、内庭;风痰阻络配丰隆;气血亏虚配血海;肝肾不足配太溪、三阴交等。
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选取穴位后常规消毒,用0.30毫米*25毫米~60毫米华佗牌不锈钢毫针先刺主穴位,后刺面部穴位,缓慢进针至预定部位后行雀啄刺法,即用持针手,以无名指紧贴在穴位一旁以腕关节上下快速运动,带动拇、食、中指,在穴位内作幅度在1~2毫米的震颤,频率控制在100~120次/分,同时作幅度小于90度,频率在30~40次/分小幅度的捻转。行雀啄刺法一次,每次行针30秒,在行针和行针后患者感酸胀,留针30至40分钟,使针感得以保持于留针的过程之中。
其他还有皮肤针法、刺络拔罐法、穴位敷贴法、简便一指自身按揉法等疗法。
记者: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预防面瘫的发生或加重?
陈宁:1.眼部护理
急性期治疗期间注意面部保暖,减少户外活动,保持眼部清洁;可用眼罩盖住患眼或涂抹眼药膏,预防结膜及角膜感染;避免吹风,早睡,尽量减少用眼,避免熬夜工作,保护暴露的角膜和结膜。
2.饮食护理
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营养缺乏可能导致面瘫加重,有味觉障碍的患者应注意食物的冷热度;避免坚硬的食物;尽量将食物放在健侧舌后方,细嚼慢咽;饮食清淡,易消化,少食油腻、糖类等食物,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不宜喝浓茶、咖啡;注意饭后及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康复护理
可对患侧进行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面肌开始恢复时,需做面肌的肌力训练,以训练表情肌为主,做睁眼、皱额、吸吮、翘嘴唇、开口笑、提嘴角、吹口哨、噘嘴唇、拉下颌等动作,每次约20分钟,每日1次,直至康复。
4.适量运动,保持心情愉悦
免疫系统的稳定与情绪具有相关性,临床上很多患者都是在经历了不良生活事件后出现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因此,保持乐观、稳定的心态,有利于预防由自身免疫病引起的面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