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4年04月27日
新闻详情-首页

江苏姜堰:“四出工程”打造乡村振兴人才沃土

2020-07-04 08:48:48

姜堰区地处苏中之中

挟江襟淮、众水来汇

历史底蕴厚重

民俗风情独特

民间文化芬香四溢

水乡的滋润涵养了

乡土人才成长集聚的天然沃土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纵深推进,农村发展需要大量人才支撑,为破解乡村人才瓶颈制约,姜堰区创新推出全省首个乡村振兴人才政策,集成打造“综合扶持、系统培育、多元引导、精准激励”的全链式生态体系,致力通过乡土人才的“破土而出”,催生乡村振兴的“开花结果”。

聚焦“创有所成”

助乡土人才有“出头”之日

设立区级乡土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对创办领办农业企业、乡村旅游项目、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实体的乡土人才,在项目资助、资金补贴、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扶持;做好“乡土人才+互联网”文章,以最高30万元的奖励支持乡土人才以租赁、合作方式发展运营农村电子商务,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开辟增收致富新渠道;立足“一镇一品” “一村一品”,先后打造桥头香菇、河横葡萄、溱湖簖蟹、大安芦笋等一批特色产业。在财政资金杠杆的撬动下,2019年以来姜堰区新增相关企业、合作社120余家,涉及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领域,新增农村电子商务直接从业人员300余人,为乡村产业有效“通脉活血”。

聚焦“术有所专”

为乡土人才畅“出色”之路

加强乡土人才技能培训和技艺传承,鼓励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乡土人才建立“名师工作室”,采取“名师带徒”等方式,将技艺传承下去、经验推广开来;依托党校培训资源,将乡土人才培训列入主体班次,通过专家讲座、现场指导、外出观摩等方式,定期组织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牵头人、农业企业负责人等不同群体,常态化、多层次开展“量身定制”培训,推动乡土人才“提档升级”。近年来,姜堰区已设立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王洪祥面塑等10余家乡土人才“名师工作室”,开展各级各类名师带徒、才艺展示、专题培训100余场,吸引近万人次人才参与。

聚焦“技有所施”

给乡土人才搭“出彩”之台

实行乡村发展柔性引才机制,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引导各类人才资源向农村流动。聘请专家教授、技术骨干担任乡村“发展顾问”“假日专家”“客座教授”,指导各镇街设立“乡贤工作室”,聘请乡贤能人参与镇村中心工作和农村事务管理监督。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从农村“土专家”“田秀才”、农业企业高级技术人才中招募一批特聘农技员,开展技术指导服务。鼓励农业农村领域干部人才采取“科技顾问”“周末专家”等形式到基层一线开展科技兴农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技术支撑。2019年以来,姜堰区教育、卫生、科技、农业等行业领域90多名技术人才奔赴基层一线,在服务基层、服务发展中发挥了先锋示范作用。

聚焦“干有所获”

让乡土人才居“出众”之位

发挥物质、精神和政治激励叠加效应,借助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宣传乡土人才先进典型事迹,增强乡土人才荣誉感、获得感。强化政治引领吸纳,优秀乡土人才优先发展入党,推荐为区、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候选人及村干部重点培养对象,增强政治认同感和向心力。设立“三水田园英才”奖项,制定发放“三水田园英才卡”,提供职称评聘、交通出行、旅游康养、子女入学等“一揽子”专属服务,为乡土人才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舒适圈”,精心培植乡土人才有荣誉受尊崇、有地位受褒奖的发展生态。目前,姜堰区已吸收30余名乡土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后备库。

带领技艺传承

代表人物:王洪祥

传承技艺:面塑

取得成绩:中国面塑三绝之一,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先后荣获中国(国际)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汉博杯”金奖、“面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全国工艺品交易会“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金奖、“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等荣誉。

带强产业发展

代表人物:孙飞

带强产业:生态养殖

取得成绩:创办汉土家庭农场,推行稻鱼共作生态养殖模式,成功打造集“休闲观光、亲自采摘、农事体验”等为一体的综合型生态农场,先后荣获第十届全国农村致富带头人、江苏省首届“最美新型青年农民”、江苏省首届“十佳新型职业农民”、江苏“青年双创英才”、江苏省大学生优秀创业者、泰州市创业风尚奖等荣誉。

带动群众致富

代表人物:周桐忠

致富领域:观光休闲农业

取得成绩:创办泰州市中艺农业生态园艺有限公司,打造“水乡风光+民俗风情+生态农业”的新型“农旅文化综合体”,实现产值过亿。成立水乡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成员100多户,培训种植农户近万人次,其中近千人取得专业技术资格,带动周边农户平均每亩增收8000元以上。

199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