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新闻
2025年04月26日
新闻详情-首页

脑动脉瘤的发现和治疗

2019-01-04 14:35:44

脑动脉瘤的发现和治疗

——对话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刘大军

本报记者 李晓倩

 

专家档案

 

姓名:刘大军

职务:泰州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专长: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脑动静脉瘘等脑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脑动脉狭窄、慢性脑血管闭塞和急性脑梗塞的血管内治疗与相关性研究等。

成就:曾承担江苏大学两项临床研究课题基金资助项目,所著论文多次发表在SCI及《中国临床神经科学》《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国际脑血管病》等专业期刊,主持完成神经介入手术逾千例,成功率达99%。

专家门诊时间:周四上午

 

李晓倩 摄

 

冬季气温下降,脑动脉瘤发病人数增多。脑动脉瘤有“脑袋里的不定时炸弹”之称,一旦“爆炸”,将产生严重后果。2018年12月31日,记者采访了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刘大军,请他介绍脑动脉瘤的诊疗知识。

记者:脑动脉瘤为什么被称为脑袋里的“炸弹”?

刘大军:脑动脉瘤其实就是颅内的血管壁上鼓出来的小包包,就如车轮胎的鼓包一样。它对人体最大的危害就是可能会爆裂,也就是车胎的鼓包容易“爆胎”,我们一般形象地称之为“脑袋里的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出血,依据动脉瘤大小、出血量的多少、出血部位的不同,造成不同的人体伤害,致死率致残率极高,远远超过我们平常说的“高血压脑出血”。这颗“炸弹”在“爆炸”之前,我们就称之为未破裂动脉瘤。

记者:如何及早发现脑动脉瘤?

刘大军:现在医学这么发达,老百姓会经常问及我们临床医生,既然致残率致死率这么高,这么危险的病为何不能早发现早治疗,从而避免突然破裂出血危及生命呢?其实并非现在的医学不能早发现早治疗,而是向老百姓普及这方面知识需要一个阶段和过程。

对于40岁以上,特别是经常头痛头晕的人群和患有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人群,首先需要在门诊行头部血管磁共振(即MRA)或者头部血管CT(即CTA)检查。结果怀疑动脉瘤可能的,需进一步行DSA(全脑血管造影)明确,以便进一步为治疗打下基础。小部分的动脉瘤是可以观察的。

记者:如何治疗动脉瘤?

刘大军:动脉瘤分为急性出血后的即破裂的动脉瘤和检查发现未破裂的动脉瘤。对于破裂的动脉瘤来说,常规患者必须手术,以免再次破裂,其致残率致死率极高。而对于未破裂动脉瘤,我们需要行DSA检查后,看动脉瘤生长的部位、大小、形态、是否血流方向等内容进一步判定是否需要手术。部分可以观察的动脉瘤,半年或1年定期复查,复查发现动脉瘤发生改变后,需要近期手术处理,以免破裂危及生命。我们临床发现大部分动脉瘤需要手术干预,小部分动脉瘤观察,1年发生改变的进行手术,也有复查3年未发生改变一直在观察的。

记者:动脉瘤的手术选择有哪些?

刘大军:动脉瘤的手术选择主要包括开颅手术和微创介入栓塞手术。

1.在急性出血期破裂的动脉瘤,依据不同部位、出血的情况、病情的不同等,可以选择针对性的手术方案。具体来说:生长在前循环的部位比较浅的动脉瘤,经血管检查判定后,可以选择开颅夹闭,也可以选择介入栓塞。对于部位深的和后循环的动脉瘤,因为其创伤小、恢复快,在血管里操作能够准确到达颅内不同部位的血管,首选是微创介入栓塞手术。而对于伴有颅内较大血肿和出血量已危及生命,昏迷、瞳孔开始扩大的破裂动脉瘤患者,大部分需要去除颅骨骨瓣,选择开颅手术更有利于患者的存活。

2.那么未破裂的动脉瘤一旦发现并行DSA检查需要进一步手术的,怎么选择呢?由于材料和技术不断更新发展,越来越安全,复发率越来越低,选择微创介入栓塞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趋势。就本院神经外科近10年的动脉瘤手术资料来看,动脉瘤介入栓塞后真正意义上的复发病例,我才遇见1例,复发比例低于1%,但其他部位再生长的发现3例,这可能与血管壁发育、血压血流等因素有关。

62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