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皮跳长期不缓解?警惕面肌痉挛
眼皮跳长期不缓解?警惕面肌痉挛
——对话姜堰中医院十一病区主任、副主任中医师姚晨

本报记者 李晓倩
专家档案
姓名:姚晨
职务:姜堰中医院十一病区主任
专长:常规开展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颅面骨骨折、外周血管病变及部分脑血管疾病、脑肿瘤等疾病的手术治疗,尤其在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多脏器复合伤的中西医救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应用药物、针灸、艾灸与功能训练等多种康复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成就:引进多项新技术新项目,自主研究开展的“持续均匀外引流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填补国内空白,联合该院口腔科开展的“颌面部骨折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术”填补本地区颌面部骨折手术治疗的空白,研究课题曾获泰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专家门诊时间:周四上午
李晓倩 摄
民间有“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俗语,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有眼皮(睑)跳动的经历,多与劳累、情绪紧张有关,适当休息后症状就会消失。但是如果眼皮跳长期不缓解,而且呈进行性加重就要警惕面肌痉挛,需及时去医院就诊。日前,记者采访了姜堰中医院十一病区主任、副主任中医师姚晨,请他介绍面肌痉挛的相关知识。
记者:什么是面肌痉挛?
姚晨: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表现为一侧面部不自主抽搐。起病多从眼周肌肉开始,表现为眼睑的不自主跳动,然后逐步涉及口角甚至同侧颈部的不自主跳动。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等而加重。本病多在中年后发生,女性发病稍多。
记者:什么原因会导致面肌痉挛?
姚晨:目前已知90%以上的面肌痉挛是由于血管压迫面神经REZ区所致。由于解剖变异存在,且随着年龄增长,颅内血管迂曲硬化,使得血管与神经“亲密接触”,相邻神经纤维之间发生“短路”,从而导致面肌痉挛。另有不到10%的面肌痉挛是由于桥脑小脑角区的占位性病变,如肉芽肿、肿瘤和囊肿等因素引起的。
记者:面肌痉挛有哪些治疗方法?可以根治吗?
姚晨:目前治疗面肌痉挛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1.口服药物治疗;2.针灸、理疗、按摩等;3.肉毒素注射治疗;4.微血管减压术,又称MVD手术。
行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从根本上解决面肌痉挛的发病原因,是目前根治面肌痉挛唯一有效的方法。文献报道总的治愈率在90%左右。对有丰富MVD手术经验的医师而言,面肌痉挛手术治疗的治愈率可达95%~98%,长期随访复发率低于10%。
我院脑外科是泰州市中医重点专科,建立了完善规范的神经系统急重症快速救治通道,中西并重,使得科室在神经外科领域中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均有一定建树,其中“持续均匀外引流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的研究为国内首创。
目前,我院特邀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曹胜武定期坐诊。曹主任擅长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微血管减压(MVD)手术治疗,帕金森病脑起搏器(DBS)手术治疗和癫痫的外科手术治疗,让姜堰人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记者:面肌痉挛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些什么?
姚晨: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蒜、韭菜、辣椒、花椒、胡椒、洋葱、芥末、五香粉、咖喱粉等。这些食物可刺激面神经,使神经冲动加强,从而诱发痉挛。进入体内可助火化热、耗伤阴血、血虚生风、筋脉拘急,加重痉挛。
2.切忌肥胖:肥胖会导致面肌痉挛症状更加严重,患者应采用少吃多餐的方式。尤其在饭后,面肌痉挛患者不要立刻躺在床上睡觉,而是应该进行适当的室外活动,比如散步,可以帮助消化,并有效地控制体重。
3.切忌摄入过多糖:尤其是白糖。白糖中不含维生素,且糖在代谢中需要维生素B的参与,使得面肌痉挛患者本来就缺的维生素B更加稀少,不利于疾病康复。
4.忌烟酒:倘若过多地饮用酒精,容易引起维生素B的缺乏。再就是避免烟、咖啡、浓茶,这些对人体都有兴奋和刺激作用,也容易引起更多的危害。
记者:如何预防面肌痉挛?
姚晨:1.注意防凉:生活当中一定要注意做好防凉措施,应避免面部受到冷水或者冷风的突然刺激,避免面部肌肉组织受凉。
2.注意饮食:多食清淡的食物,尤其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如芹菜、韭菜、春笋、芥菜、油菜等,适当地补充各种维生素,比如维生素C和含维生素B1、B12的食物等。再就是多吃一些含有蛋白质的食物,比如瘦肉和五谷粗粮、豆制品。营养均衡可有效增强体质,同时还可以提高局部组织抗病能力,从而有效预防面肌痉挛。
3.注意锻炼:平时生活当中应该多运动,尤其夏季炎热也不能总是窝在家里,应该在合适的时间、场地加强体育锻炼。
4.注意培养良好的作息:多培养积极向上的爱好,减少不必要的熬夜,不要总是长时间上网或者看电视等。